如果说最后只剩下了那拉的关门声,作为先前的一切都是印象中的错觉。幻境中的幸福,叠加的傀儡们,假设真的没有留恋,便是一个确定下来的结局。
《海的夫人》中,写过如斯的彷徨境况,原来的爱人在海那边,现在的丈夫在海这边,只相隔一道海峡。有日原来的爱人从海那边寻来,那女人举棋不定。豁达的丈夫说:“现在放你完全自由。(走与不走)你能够自己选择,并且还要自己负责任。”女人听了这句话,放弃了走的念头,生活如常。丈夫无疑是真诚的,给予了她自己选择的机会。当她权衡再三,依然停留在现实,现实的生活中。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Einpuppenheim中的那拉,走之后的局面。孤立无援的孩子,更加没有幸福的丈夫,每况愈下的家庭,那拉认为自己离开是自由的完美体现,对于当时社会的现状是有力的抗争。然后为什么戏又闭幕了呢?暗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局,大概是意料之中的。
易卜生没有必要负起解答的责任,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鲁迅的这文章里,已经给出了两解: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堕落,是很深层次的那种,沦落风尘成了烟花女子。回来,故事便没了多大的意义。不过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受不了外界事态的无常,重返。还该有一解,那拉走后生活的很好,心情异常舒畅。但可能性极小,那拉本身的出走,是一种对旧思维的颠覆,也可称为是一次革命。是革命,就要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不仅包含了她自己所受到的磨难,并且母性中对孩子本能的记挂,挥之不去;与家的责任感,让她时常感到自责,既然把那拉当作一个普通人的代表来出现,诸如这些念头,不会让其真正体味到自由,反而是愈加沉重的包袱。
那拉的勇气无疑是值得称赞的,面对失望的环境能关门而去,留下一个未知的结局让我们回味。一个那拉如此,如果有十个那拉,百个那拉,同样选择了这条道路呢?便成为需要社会反省的大问题。为什么亲情和还算温馨的家庭环境留不住那拉们?鲁迅文章中指出那拉为的是钱,“换成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自己能牵的傀儡可以增多罢了。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不但女人常作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男人也常作女人的傀儡,这决不是几个女人取得经济权所能救的。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这是很有道理的,或许出走时还能多了个厌倦金钱的理由。那么再换一次,换成在感情方面获得充分的自由,就如《海的夫人》一书中丈夫的态度。虽然这样,那拉最后还是没有走。所以丈夫不仅仅是真诚,还有着睿智。强求的态度,不会带来好结果,只会把事情变糟。不如把走不走的自由给你,这自由,实质就是对两段感情的权衡,也就是感情上的自由。
有时候,那拉们需要离开一阵子,这是可以理解的,太多的浮躁和压力,不堪重负。那拉们的丈夫和孩子,用心给她们自由,特别是感情方面的。待她们在外面游弋累了、倦了,重推开家门,绽开一脸的笑意,不曾改变,便已足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4 19:23:0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