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翀:保送背景:2004年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一等奖,保送至清华大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化学反应中魔法似的变化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学知识对我来说好像甘霖一般有滋有味。
相对于平日学习,竞赛中涉及的知识
难度大大加深。面对深奥而广泛的知识,我领会到持之以恒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坚定的意志、坚持不懈的精神引导我们迈进宏伟的知识殿堂,领略到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知识财富。
当然只有持之以恒也是不够的,在我看来,竞赛的学习充分显示了理科的特点。理科更加强调的是培养一种思维模式,更需要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只能教给我们知识的概略以及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要想真正掌握住它们,我们就不仅要勤学苦练,还应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深入思考,将知识学活,做到举一反三,这才算得上既“学会”又“会学”。
通常来说题海战术在理科学习中十分普及,而我个人认为,做理科题时,做的精比做的多更为重要。何谓精?我想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每做完一道题时,我们都应学会总结,找出这道题的考点和与之相对应的解题思路,做到做对一道题,就要会做这一类题。否则如果不经过思考,只将所学的知识零碎的堆积起来,那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利用知识,也就不能算是学习,必然无法取得好成绩。
成为学习的主人
保送背景:李冠天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中获得金牌,同年在成都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创新大赛铜牌。保送至北京大学。
踏入二中之前,二中早已成为我梦寐以求的学府,对于二中开放自主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早有耳闻。进入二中后,我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教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刚入校时,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参加了青岛二中奥校选拔,并加入了生物奥校———一个使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情展现自我的平台。奥校对我们的要求是:既要学好平时的课程,又要学好奥校的课程。这使我不得不学会如何去有效的利用时间。二中为我们提供了张弛有度的学习空间,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二中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分数的奴隶。正是有了这一空间,使我能够尽情地徜徉于我所热爱的生命科学。
我喜欢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追求一种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二中又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使我的身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而能在2004年生物竞赛中取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得金牌。
生物竞赛与其他竞赛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需要做很多的试题,它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总体把握和归纳能力。生物竞赛复习的课程基本上是大学课程,从众多大学课程中总结出竞赛的要点,进而融会贯通。经过生物竞赛的磨砺,增长的是一种自学水平。看似分散的各个学科,实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学科中也有几条贯穿全书的主线,只要把握住这些联系,用哲学的思想考虑问题,生物将会是非常迷人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