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渊洁:童话大王【转帖】
碧声
李老二批评郑渊洁"诱奸童话",我觉得这罪名太大。
最近每天累得像条狗,暂时没时间详说,先拿三思
论坛上的几篇旧讨论顶上,不一定能起到捍卫的作
用,只是让李先生看看郑渊洁还有一些FANS并不是
他所见到的那样,郑渊洁童话也不是他所见到的那
样。郑童话并不完美,也不伟大,特别是后期作品
缺陷很多。但是,恶毒的攻击只能反衬攻击者本身
的恶毒。
其它的回头有空再慢慢折辩,但必须立即指出的一
点是,郑后期的作品中涉及性的文字的确不少,我
不喜欢,很多郑氏童话同好也不喜欢,但这只是个
风格问题,不足以称为诲淫诲盗。这实际上是郑本
人的儿童性教育观点的体现,即性不应该是一种儿
童禁忌话题,而应当及时地让孩子们了解人的来历,
了解性并非可耻之事,而是人类生活中美好的部分,
并且因与生命相关而成为一件伟大的事。
郑的后期童话虽然文风颇受争议,但道德感从未丧
失,其中的主题包括: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的独立
性与思考自由,慷慨地帮助弱者,面对再强大的恶
也要保持正直和勇敢,非劳动所得分文不取。他笔
下的故事实在要算黑白分明得过于天真,我真诚地
相信他书写社会的阴暗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这现实,
然后在现实的基础上坚持善良正直,不致使没有基
础的善良正直一走出温室便夭折乃至走向道德的反
面。
为李老二先生拿出来做靶子的《杀人蚁》不是郑最
好的作品,不过故事还不错,其主题是反贪污、反
对沾染任何不义之财,给人——至少是给我——相
当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从《309暗室》的皮皮鲁
和鲁西西守着金山吃熬白菜,到《蛇王淘金》的妈
妈“不是我劳动所得的钱,我不要”,到专门袭击
曾占有过不应属于自己的金钱的人的杀人蚁,他们
在金钱问题上给我的影响超过了任何思想品德课程。
儿童性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今天无意争辩,只
想说从一些涉及性的文字,一些粗鲁的用词,丝毫
不能推导出郑FANS们会“挖出他们老师的眼睛,会
打出他们长者的脑浆,会让孕妇做喷气式,并以此
为乐、以此为勇敢,以此为聪明,以此为忠诚和革
命”。对于看惯了故事主人公面对再强大的恶势力
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惜杀身成仁的郑FANS来说,
李先生的想象在郑童话中只配做最反的反角。我实
在不明白李先生对郑童话中多到近乎喋喋不休的道
德说教视而不见,对其中始终被歌颂的正直勇敢善
良慷慨视而不见,而只盯着某些文字看。“淫者见
淫”的帽子已然满天飞了,抢着戴并不能彰显特立
独行。
此外,我这样十八年的FANS猜度郑的心情尚且唐突,
一个眼里的郑童话只有YY(意淫)的局外人,妄揣
人意说郑“出道、出名都比那些痞子作家、文化混
混早,但他却始终只在儿童圈里有些名气,没有大
学生和女青年崇拜他,没有女演员女明星依偎他,
他不甘心,于是,他开始在童话里发泄”,就只能
是可笑了。
附:
闲谈郑渊洁
发言者:虎皮斑喵喵怪
时 间:2001/10/14 08:56:41
客观地说,他的作品现在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了。但出于感情因素,
还是坚持在看下去。大概有十五年了吧,作者老了,我这个读者也
老了。当你倾注了过多的热情、伴随一个人成长之后,作品本身的
优劣已经在其次,他成了生活里的一种习惯。就像一个老了的朋友,
即使他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不能再那么强烈地吸引你,
但感情与习惯仍使你不由自主地要去注视他。
从郑渊洁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自己的变化,超长篇《舒克
与贝塔历险记》更是对他的创作历程及人生历程的浓缩。他走入文
坛的第一篇作品《黑黑在诚实岛》并未脱传统中国“童话”的模式,
但很快,皮皮鲁和鲁西西兄妹诞生了,独树一帜的郑渊洁诞生了。
他的早期作品,就像他在《童话大王》杂志上明朗的笑容一样,是
属于孩子,属于梦想,属于年轻时代的。鲁西西检阅零食大军,舒
克在航模比赛上的空战,咪丽“气——”“吃——”学老鼠叫,这
些孩子气的情节多么符合我们的口味啊!那个时候,梦想还是美好
的。早期的郑氏童话沿袭着经典童话的世界观,一种迪斯尼影片至
今也没有放弃的世界观:简单,美好,善良,友谊,一切矛盾最终
都能够解决。如果一直把这个模式维持下去,已经足以使他相当成
功。
但是,迪斯尼是一家公司,每推出一部影片都要考虑票房;郑渊洁
是一个人,他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直接左右他的作品。因此,迪
斯尼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拍那些音乐动听画面优美、情节略嫌简单、
正邪对立分明、大团圆结局的片子,郑渊洁童话却注定要随作者本
人一起成长。在我非常喜欢的《蛇王淘金》里,已经流露出了一丝
苦涩。黄金与异能只能小规模地起作用,暂时营造令读者兴奋的情
节,有许多东西是蛇王不能对抗的——社会的丑陋,还有那令人感
动又窒息的望子成龙的爱。阿奔终于不得不离开。那时期还有诸多
入木三分的短篇和长篇,其中少了梦想,而多了对社会阴暗面的夸
张记述:《吹马大奖赛》、《达不溜博士》、《莫迪达宝塔丸》、
《老鼠打电话》、《狮羊别动队》、《飞马牌汽车》……数不胜数。
郑渊洁的作品开始关注社会,关注时事,不再把自己关在完美的白
日梦里。尽管他并没有放弃梦想,并用《活车》、《保卫叛逆者》
等杰作来捍卫它。
大概在他创作生涯的巅峰——而巅峰意味着往后就是下坡路——郑
渊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商业化。我深深地相信,他在组建“郑
渊洁少儿用品有限公司”时,的确是像他在作品里所说的那样,想
要为中国孩子开创一个可以玩的品牌,希望为孩子们那学习重压之
下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一个商人可能说谎,但一个每个月写出一
本童话刊物的作家,不可能心意不诚。然而,梦想不等于现实,即
使是考虑到社会阴暗面、打过折扣的梦想,也终究不是现实。从作
品走向商品,不是仅靠诚意和写文章的才气可以成就的,必须有相
应的商业人才辅佐,冷酷地把商业规律摆在第一位,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公司的失败,我有两种猜想:一是郑独揽大权、事必躬亲,但
由于缺乏商业才能而失败;二是他带着童话的纯真去接触商业,遭
到了什么人的欺骗。无论是哪一种,总之失败是定局。曾经门面颇
大的东华门专卖店,大部分出让给了柯尼卡的一家冲印店。制作粗
糙的书包、衣服、文具销量显然惨淡,只有书和杂志卖得不错。
这次失败之后,郑氏童话里的梦想成分再度减少,舒克和贝塔在饱
经风雨之后看破红尘。中年的郑渊洁是一个强烈的矛盾结合体,经
历换来的人生智慧仿佛大海,残余的梦想几乎是竭尽全力地挣扎着,
但他的理智非常清楚,再怎么挣扎也逃避不了淹死的结局。这种激
烈对抗的结果,就是为读者诟病的偏激,以及模式化的情节。一个
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他的思想未能突围、还在笼子里转
来转去作困兽之斗的时候,每个月要求他写一本杂志的新作品,实
在是太困难了。我不太清楚郑渊洁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危机——主要
还不是想象力的危机,而是思想的危机。如果能够看清局势,壮士
断腕封笔几年不写的话,或许会有新的突破也未可知。如果能够做
到那一步,他就可以从“杰出”步入“伟大”,真正地成熟。否则,
就只能在愤懑中沉沦,被读者抛弃。当然,在文学上达到伟大的境
界,何其之难!更危险的一点是,我担心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困境,
急于压榨自己的才气——可怕的是这才气仍然使他能够勉强支持下
去并获得一些偏激的读者的认同——已经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说到郑氏童话,就不能不说到他偏爱的角色——老鼠。舒克和贝塔
最初的冒险里,老鼠曾经被挽回了名声,有着迪斯尼式的团圆结局。
然而,就像王子和公主并不能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并不
是郑氏童话中老鼠的最终状态。《明星求药记》的米克是死了,死
在他不能分辨真正的爱;《无尾大侠》终结在缩小的包围圈和拉长
的橡皮筋中,“不管上帝创造什么动物,准都是用两副模子。”舒
克和贝塔中后期的冒险,不再是孩子们的故事,而是成人世界。到
了《车鼠李小二》的时代,人与鼠的沟通已经成为不可能,老鼠李
小二在火焰包围中的铁罐头盒里跳舞,其间仿佛有着郑自己的影子。
而在航天飞机上出生的几只老鼠为母亲复仇,自己最终被诱杀,对
比早期的舒克与贝塔,这是一种怎样血淋淋的屈服!
当一个对世界怀有过高期望的孩子长成大人,不得不直面人世种种
阴暗与丑恶时,继续把头藏在沙里做着迪斯尼式的梦,不是一个真
诚的作者所能允许的。但是,出路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大概在郑渊洁的作品正在转型为许多读者不喜欢的当前风格的时候,
我曾经在东华门专卖店里见到过他一次。他站在那里,空茫地望着
窗外,鬓边已有与年龄不称的白发。去向他打招呼吗?说些什么呢?
我已经不再是十四岁陷入叛逆期的困境、写信向他求助的那个孩子,
不能再以纯粹景仰崇拜的眼光望着他。他成功在太关注现实、太倾
心投入,失败也在于此。一个写童话的人,不安于记录生活编造梦
想的本份,硬要背上现世苦难的十字架,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安
徒生有他的上帝和天堂,可以用宗教情怀来安慰我们看到小人鱼化
为泡沫之后的伤感,你有什么呢?
2001.10.14 01:39 LST
宛如梦幻——童话和郑渊洁童话
发言者:柯南
时 间:2001/10/16 01:45:55
前天停电,无事可做,于是整理了一番旧书架上面的图书。
让我惊奇的小时候看的杂志还基本按照顺序排列在了一起(现在
做不到,现在看的书报杂志太多,是一种混沌状态),其中就包
括从80年代末整年整年的《童话大王》。能找全的《童话大王》
是从1988年起。再往前就基本没有了。我也记不清到底阅读郑渊
洁的第一篇作品是什么,大概是《魔方大厦》吧。反正记得当时
看的是“图形版”——我是说,那种以前很流行的小人书的形式。
后来常用汉字都认识了,就可以自己阅读文字版的童话了。
一到月初(应该是月初吧?)就盼着杂志早点来。我还能记得坐
在爸爸自行车后座上面看《童话大王》的情景(汗……违反交通
规则),当然偶的近视眼大概也有它的功劳。有一年的生日礼物
是郑渊洁的《皮皮鲁全传》和《鲁西西全传》(封面上印的“写
给女孩子的童话”让偶思考了半天到底是看还是不看),后来有
同学借走了这两本书,很久也没归还。当我很尴尬的把书讨回来
的时候,封面已经有点残破,心疼了好几天。(我的图书不外借
大约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没办法,呵呵,这是读书人的怪癖)
比较喜欢看的还有杂志上面的那个对话录,明知那是小郑一
个人在自说字话,我还是不自觉地认为他创造的那些人物是真实
的。一口气读完一篇新作是当时最快乐的时光之一,而且我觉得
或许现在无论阅读什么都不会有那种独特的感觉了。然而郑的创
作却不是沿着经典的童话结尾(“从此,主人公过上了幸福的生
活”)发展下去的。他的童话越来越“贴近生活”,揭示出了社
会更多的阴暗面,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的偏激程度也越来越高。
于是我读不下去了,我停止了订阅《童话大王》,只是有机
会的时候从同学那里看看。让我略感到悲哀是曾经美好的形象变
的衰老,皮皮鲁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他也有长大的形象,但是平
面化,而且显得相当衰老(我没有更合适的形容词)。所以后来
看到舒克贝塔竟然去了五台山“出家”我也不会感到太奇怪。我
怀疑郑染上了消极厌世的情绪,于是他笔下的人物也跟着遭殃。
我的观点是,郑中后期直到现在的作品已经不能算童话了—
—如果一定要给它个标签,我称它“郑渊洁童话”。“郑渊洁童
话”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现实,社会阴暗的角落,心灵恶毒的一
面。不错,郑描写的很多阴暗面相当淋漓尽致,他把人的丑恶之
处不加掩饰的曝光——甚至在我看来都有些过分恶毒了——这本
身无可指责,这些现象全都存在,甚至在你我身上都能找到。然
而他恐怕忘记了什么是童话,经典意义上的童话。他自己说:
“关于写作风格上的迥变,……这很自然,写作本身是一件
挺枯燥的事儿,而惟一能把这件事变得稍微享受点儿的就是不断
变换风格。另外,这十几年,中国社会的变化也确实大,耳闻目
睹的东西也变了,一种东西走了,另外一种东西来了,现在无论
如何也写不出《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那样的东西了,尽管
(他)认为早期的作品很肤浅,可死活也想不明白,那些小孩们
就一往情深地认为那些作品写得好,批评他写得不如以前了。
《皮皮鲁传》、《鲁西西传》均已销了三十多万册,他也明白现
在的《生化保姆》、《白客》、《病菌集中营》在销量上难与之
相比。再看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郑渊洁想明白了,孩子
们真正喜欢的还是《皮皮鲁传》那样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更有
生命力。”
但愿他是真的想明白了,童话不是批判现实的作品,不是讽
刺小说。它本身应该是美的。,“童话总是和美结合在一起。爱
美是童话的天性。很多读者是到童话中来寻找美的。很多读者是
为了找到美才来读童话。童话学是儿童们的美学。童话作家是儿
童的美学启蒙老师。”(洪汛涛,《童话艺术思考》)。童话不
是不可以有悲剧,不是不可以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小人鱼化成了
泡沫,快乐王子最终进了熔炉,这都是经典的童话。关键问题在
于如何表现这些。一方面不能太多,表现的太多就不是童话了
(因为“本身应该是美的”),一方面在讲述这些的时候要有恰
当的表述方式,不能让读者产生消极厌世的感觉(作为童话作者
更不能有这种情绪)。郑的后期作品正是缺少了“美”,受到批
评也就不奇怪了。
处于少年时代的读者都有些逆反心理。我看到有人批评郑说
“抓住了小孩子的逆反心理,骗人哩!”骗人不骗人我不好说,
这没有证据。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偏激了,让人想起那个
另类的韩寒(韩寒也曾坦言喜爱郑渊洁的作品)。
他写作风格的变化似乎是跟随着他的读者的成长。以往充满
想象力的作品(例如舒克贝塔历险记第一部)不见了,取而代之
的是越来越成人化(让人想到那个成人版的白雪公主,汗,夸张
了一点)。是因为郑老了,已经江郎才尽了,还是商业化写作的
需要(这样创作起来比较容易,相对于一个月N万字的要求而
言)?局外人很难弄明白。然而有一点是清楚的,郑也是凡人,
一个月写一本杂志总有灵感枯竭的一天。和最好的朋友连续说上
72小时的话也会变得没词儿,何况是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呢。在封
笔这个问题上,他显然没有舟子那么明智。
不错,“当一个对世界怀有过高期望的孩子长成大人,不得
不直面人世种种阴暗与丑恶时,继续把头藏在沙里做着迪斯尼式
的梦,不是一个真诚的作者所能允许的。”然而问题在于,不应
该让童话担负起全部的责任——否则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童话
的唯一作用是美的教育,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否则,童话和寓言、
小学生交通安全读本、处世哲学就没有了分别。墙外是野蛮、黑
暗的世界(夸张的说法),然而你不能功利化的教育孩子这些。
确实,这个世界有的是阴暗面,有的是阴暗的心灵,然而这已经
够多了,不应该把童话这块净土牵扯进来。我们都知道“从此王
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童话式的结尾(“童话式的”这
一表达方式本身就表明了我们的态度),但是那起码表达了一种
美好的愿望。正如宫泽贤治的名言:“只有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获
得幸福,才能有个人的真正幸福!”,拥有纯洁心灵的人越多,
这个世界说不定会比现在更好。
郑从前是童话作家,现在是郑渊洁童话作家,将来是什么?
一个因(经典)童话而对世界期望过高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怎样?
谁知道呢,呵呵
宛如梦幻·何处是我的天国
——继续讨论童话的梦想与现实
发言者:虎皮斑喵喵怪
时 间:2001/10/18 03:47:41
宛如梦幻·何处是我的天国
在睡着了许多次之后,终于把《安娜·卡列宁娜》看完了。可能是非常伟大
的作品吧,只是我欠缺去理解它的耐心……欠缺去理解安娜的耐心。先入为主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风格的前言,对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只读一遍,也无法把握
这个复杂的女性,即使自认为某些地方是理解了,却也可能是简单化的思考。倒
是另外一条线,列文的故事,似乎来得更亲切些。农事改革,恋爱的失败与成功,
婚姻中意料之外的失望与魅惑,精神的孤独与困扰——我差不多以为自己非常投
入这个角色了,直到那个令我诧异的结尾。
我急于要看到列文如何对待他的精神困境,宗教这个解决办法,实在使我大
失所望。列文在与人的谈话中似乎偶然地得到了启示,从而把这困境消除了,曾
经只是为了结婚而去履行宗教仪式的他,到书的最末,俨然成了个最虔敬不过的
教徒。“……我的结论如果不是以那种无论过去或现在对于所有人永远不变的、
基督教显示给我们的、而且在我心中永远可以证实的分清善恶的理解力作根据,
那也会是空洞而不可靠的。至于其它宗教信仰以及他们和神的关系问题,我没有
权力,也没有可能解决。”列文的这段自白实在是非常的傻,而且非常懦弱,他
好像突然间丧失了思考能力。也许是我生长的环境缺少宗教情怀之基础,我觉得
这结局草率、虚假、做作,与这部作品非常的不称。
(柯南:禁止!抗议!已经527个字了还没有进入正题!)
我从小就是个怕鬼的无鬼无神论者,仅有的宗教情怀,是受了安徒生影响产
生的。他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一种儿童唱诗班似的纯洁、童真、虔诚的情绪,根
据从他作品中得到的印象,我才去主动了解基督教。……结果是挺让人失望的,
旧约不用说是一部打打杀杀的民族史;新约的文字莨莠不齐,有的让我挺感动,
有的却蛮不讲理好像黑帮老大。我可能受人诱惑,却不能受人恐吓,不信我者必
下地狱,这样的话只能招来我的反骨与牛脾气。我终于知道,把福音的某些段落
背得很熟也好,对耶稣很景仰也好,要我诚心信仰那个神,终究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安徒生用他那华美的文字(汗,也许是叶君健先生的华
美文字吧)所表达的那个天国,那种希望与爱,究竟着落在何处呢?
我从来没有看过第二遍《海的女儿》,甚至可以说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篇安
徒生童话,因为第一遍看的时候哭得太厉害了。我是个希望幸福的凡人,忍受不
了那种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投入别人怀抱的痛苦。这是一种心被撕裂的苦楚,
这般苦楚下,永恒的灵魂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化作泡沫的好呢。那个宗教式的
结局丝毫不能让我感到任何安慰,只觉得寂寞而苍白。与之相比,同样是悲剧的
《柳树下的梦》(这一篇甚至没有什么童话成份,非常写实)还要好一些,至少
那心口有一颗苦杏仁的男子,在柳树下的雪夜里死去时,做着那样甜美的一个梦。
小时候读的格林童话是节本,但在觉得“去了皮、去了一半、一扫光”何等
可笑时,也为那猫儿扑上去把老鼠吃掉的结局感到很不自在了。小鸟、老鼠和香
肠进行了错误的分工,结果是大家都没有好下场,让我十分难过。白雪公主的故
事够美的,但恶毒王后与白雪公主的恩怨也颇带血腥气;水晶鞋的故事够美的,
然而两个姐姐不惜削足适履以至血流满地,却不免恶心。等到后来看到全本的格
林童话,更是不明白里面有许多故事怎可以当作童话讲给小孩子听的,除了情节
优胜,其优美程度并不见得比“麻胡子来了”更强些。与之相比,安徒生的童话
够美、够纯,少有这种少儿不宜的暴力血腥镜头(并不是完全没有,早期的几个
故事如《打火匣》、《小克劳斯与大克劳斯》、《旅伴》,还有《玫瑰花精》还
是有一点),行文风格也都是孩子们爱听的话,似乎符合柯南所说的“美”的标
准。然而,安徒生童话中另有一种更浓重的悲哀,只不过时时有个上帝来加以粉
饰,使得这些故事“看上去很美”。
即使抛开语文课本的政治批判功能不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也像是
自欺欺人,丝毫不能减低小女孩的悲惨。《沙丘的故事》的结尾,雨尔根走入教
堂并被沙子埋子在里的大段描述,宗教色彩也很浓,然而我并不以为这能使这个
阴郁的故事明亮一点。《冰姑娘》、《沼泽王的女儿》、《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白雪皇后》里面都有浓厚的宗教情绪,更不用提《世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这类几乎纯宗教的作品。
安徒生也看到世界的阴暗和苦难,只是他的描写不那么偏激刻毒,并且在尘
世的悲剧过后有上帝来进行光明的收尾。然而,对我这样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这样一个光明美丽的收尾究竟有何用处呢?只不过看到那满怀爱与美的纯真心灵,
在现世面前如何用虚幻的天国来麻醉自己。这样一种处理方式,一定比郑渊洁的
黑色童话更正确——因为更美吗?
神啊!我眼里只看到这尘世,我不愿要那天上的黄金世界,不如拿它来换世
间的和睦与饱足罢!
当然,安徒生还有许多宗教色彩比较淡的杰出作品,无论如何,在艺术成就
上,郑渊洁离他的层次还远得很。然而,仅仅就梦想与现实的冲突这一点的处理
上,两个人的方法,究竟哪一个更好、更符合童话的本来特征呢?现实必然不美,
寄望于上帝又不真,但回避现实又不行——这究竟怎么是好……
我眼中的郑渊洁
发言者:如诗
时 间:2001/10/16 23:53:34
这篇文章原来发表在网易社区的,这里扯得这么开心我就转
贴过来,反正很少有机会打八卦的啦。
郑渊洁曾经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现在也许不是了。惟有
他的早期童话是我喜爱的收藏。
郑渊洁早期好象写过一些科幻,我记得一个特异功能的,犯
罪分子自恃有定时炸弹,在爆炸前很无聊地把同党一个个供了出
来,没想到炸弹被公安用特异功能偷偷改了时间,这就算出卖同党,
下场很悲惨。这类的创作我感觉是不合郑渊洁的写作能力,在这
个领域很难写出好的作品(后来他成名后还写了一个“杀人蚁”,
可当作科幻作品看,但还是有明显的童话风格,我更愿意把这篇
当成寓言)。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使他转向童话。
郑开始写童话是“黑黑在诚实岛”及“脏话收购站”,这两篇跟
郑后来大受欢迎的文风不同,是“标准”的中国童话,情节不算复
杂,带有很强烈的教育意味,要诚实,不讲脏话这种主题还是很
常见的,郑的童话功底从黑黑在诚实岛已开始显现出来,叙事明
确,容易理解,亦容易为儿童接受。不过后来郑声明自己非常不
喜欢黑黑在诚实岛这篇,也就是认为随便教小孩“诚实”是残害幼
小心灵,这是很有意思的转变,代表他的写作态度和观念有很大
的变化,关于诚实的话题可能很多人长大后都有思考过,我这篇
贴子不作详细研究,间中有个不算出名的系列“荞麦皮历险记”,
我已经记不清内容了。
皮皮鲁鲁西西系列是郑的经典之作,令他名满天下,大家知
道,一般在这些故事里,皮皮鲁和鲁西西经常发现神奇的好玩的
种种奇人异事,利用它们来做好事,然后常会被老爸老妈老师误
解,蒙受种种冤屈,而他们不得不在这种情况下顶风作案,这类
作品真是太多太多,皮皮鲁蒙冤记、红沙发音乐城、罐头小人、
皮皮鲁和水姑娘,309暗室等等,看着看着,心里不觉对他们充满
同情、羡慕和崇拜,在郑这个时期的童话里,大人总是强权政治,
以自己的观点要求皮皮鲁,而他们却无法理解属于皮皮鲁和鲁西
西的世界,国内的童话作家,没有多少能象郑渊洁这样放开来写
的,从儿童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大人如此不通人情,学校如此强
权,老师歧视差等生,我们却有自己的天空,盼望自由自在飞翔。
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心中有多少委屈,又有多少梦想,老师和家
长又是多么狰狞 (长大了你也许会很感谢老师和家长,小时候只
觉得是恐怖分子), 看这些童话能引起多少共鸣!郑渊洁的童
话,从这个时候起成为很多人的最爱,锋头一时无两,皮皮鲁和
鲁西西的形象光辉灿烂,我相信国内没有其它童话作家的作品可
与之相比,“童话大王”之名,不知开始由谁叫起,即使是郑自封
的,在我看来那时大可当得起这个称号。
为了应付大人,保护那些无法公开的秘密,皮皮鲁和鲁西西
还得说谎,大人却以诚实作为美德去要求他们,所以难怪郑后来
自己在反思黑黑在诚实岛这篇文章,全是皮皮鲁害的。我有时会
想,郑渊洁能不能写一篇皮皮鲁在诚实岛,让那只小蚂蚁遇到皮
皮鲁,嘿嘿嘿嘿,一定很精彩,不过郑渊洁大概不会同意呢。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是郑的另一部代表作,本应声名狼籍的老
鼠(我觉得郑特别喜欢老鼠,不知他是不是属鼠)演出一系列冒
险,深得我心,常想能不能拍成电视剧,后来真的拍成动画片了,
我却大失所望,国产动画的画工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后来郑渊洁开始写十二生肖系列。起初他经常写关于鼠的童
话,接下去牛年写牛,我记得在皮皮鲁的故事中牛魔王都出过场。
凑一凑很容易想到写成一个系列,但是从这个时候起郑又开始转
型,喜欢在文中大侃特侃,有时还没有标点符号一大段看得我呼
吸闭塞,而他的童话开始慢慢变成寓言,带有很多人生哲理,试
图反映人间丑恶的一面,机器猴传奇、飞马牌汽车莫不如是,驯
兔记中学校更是进化成消磨儿童意志的集中营,舒克和贝塔的历
险从100集后又开始了,只不过这次也是在看人间种种怪现状,和
机器猴一样,最后它们逃到了太空。也许郑渊洁是想在作品上作
出突破,再创一个境界,但是寓言式的哲理和看起来很深刻的话
题,作为童话实在是太沉重,郑渊洁的强项是童话,童话是善恶
分明的世界,郑渊洁跳不出这个框框,想用童话去解说现实人生
种种,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魔幻、科幻文学中有很多性格复杂
而难以定义善恶的人物关系,象龙枪中的雷斯林、银英中形成对
立面的杨威利和莱因哈特,郑渊洁还写不出来,在他的笔下依然
善恶分明,杀人蚁一出现便可以界定世界的光明和黑暗,舒克和
贝塔看到的人们,不是善良之极便是利欲薰心,由此总结出来的,
只能是愤世嫉俗,这一切并不是我想在童话中要看到的。
在这个时期的一个童话里,皮皮鲁驾驶一辆无所不能的外星
战车到海湾去解决战争问题,最后只能救一个小姑娘,可那场战
争,却不能用单纯的善和恶来界定,那正是郑渊洁无法表现的世
界。
郑渊洁曾经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作家,现在也许不是了。也许,
只是因为我长大了。
郑渊洁应该退下来了
发言者:路人甲
时 间:2002/03/24 00:06:24
上个月看南方周末郑渊洁的几篇专访就很有些感慨,才尽时
急流勇退下来是明智的决定,也不要分什么青春版了,留点美好
的印象给大家。说一下我对郑渊洁的个人评价。
迷恋:
小时候看郑颠峰期的童话作品,很是喜欢,每个月流着口水
等童话大王,还把郑渊洁当成偶像,有追星的样子,老想着能不
能见他一面...喵喵同志很久以前发过贴子说,在专卖店见过郑渊
洁,那个机会要是能穿越时空让给童年的我就好了,一定会高兴
得叫三百声姐姐以表谢意,叫阿姨也行。
人生:
版权和经济意识极强,自办个人杂志当时在国内还是很少见
的(我说的是比较成功的有批号的正规杂志,民间科学家自费办
小报不算),又请了律师,卖书用直销,经济利益基本上都不会
让别人剥削太多,还有专卖店卖配套的周边产品啊,赚翻了。这
是一个奇迹,在个人写作能力保证的基础上建立的成功的手工生
产化经济模式。
从南方周末的专访看来,生活质量很好,并且是按着他自己
的愿望在塑造着儿子郑亚旗的人生,随心所欲,上学就上学,看
老师不顺眼就翘他一家伙,最后自己编书给儿子做教材,给儿子
一份美差(亚旗同志买了部奥迪A6喔,再次流口水),大家可能
觉得这样培养子女的方法有点怪异,喜欢过郑渊洁的人都知道,
他对教育制度的不满由来已久,再加上自已的成功经历,经济条
件充裕到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时,拿儿子做教育试验是很自然的
事,亚旗的成长过程正是郑渊洁想得到的幸福生活,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没有学习压力,家长对各种要求尽可以满足和支持,
他在童话里想象这种教育方法,在现实中试验,就这样子。至于
是不是成功了很难说,从专访上的描述,我的印象是亚旗很自负
(自信心过强的表现),另外教育数理化能力可能会很差(因为
由郑渊洁写教材自学到中学,比较抽象的数学基础又没有学习压
力或兴趣是很难学的),其它方面暂时不能评价。顺便胡扯一下,
如果我将来不幸结了婚又不小心有了子女,我的倾向还是会用比
较保守传统的教育方法,哄小孩子说要听老师的话,骗他/她说诚
实是一种美德,会让他看各种童话,包括郑前期的童话。有能力
看四大名著甚至琼瑶金庸小说也可以,但小学生最好有家长陪同。
十八岁之前不能让他/她看那些难以分辨又影响儿童思考方向的东
西,象厚黑学、王朔李敖专访、鲁迅文集、包法利夫人、蜡笔小
新、郑渊洁后期的童话都不许看。
作品:
写了这么多年,老郑的作品,我个人的评论,是每况愈下,
相信论坛上曾经喜欢过他的人大都跟我的看法差不多。当年郑渊
洁发行杂志,名字既叫童话大王,自负的心境可见一斑,以他的
作品受欢迎的程度之高,建国以来中国童话作家无出其右,自称
童话大王也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但现在的作品已经对不起童话
大王的称号了。
不是文笔上问题,写东西这种事适用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每个月都要写稿,写啊写的手熟了,用词造句编排段落这些工作,
只会进步不会拉下。童话可以充满童真童趣,有好奇和探索,也
有对成人世界的反抗,会发生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贯穿童话主
线的是以儿童的眼光诠释这个世界。从那几篇专访看来郑渊洁自
已并不明白他的童话好在哪里,只是称前期的作品为“低幼作品”
又很无奈地说再写不出这种文章了。在童话中加入对人生的讽刺
会变成寓言,再加入复杂的思考和偏激的人生观念,这些东西离
童话越来越远,杂志却仍然叫童话大王,想用这个名字系住昔日
的荣光,受到攻讦是免不了的。
作品变化,我印象较深的是《五个苹果折腾地球》,在这个
时期前后郑的作品开始寓言化和荒诞化,到后来的那些小说白客、
鬼车,儿童不宜的批评实至名归,但是,对“大人”的吸引力又如
何呢?不知有没有人做过调查,只知道网上找相关评论都很难。
我个人的评价是,郑渊洁写小说长处是想象力奇特,但构思复杂
感人情节的能力是中下水平,所以他适于写童话,而后来写出来
的荒诞讽刺类小说,不看也可,翻翻看看也有点意思,过目即忘,
也没有值得回味的东西了。
(XYS200312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