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相关历史与地理知识
历史传说中的蔷薇十字结社
『蔷薇十字团』是一个名为克理斯多夫的德国人所成立,?抵姓飧雒孛芡盘逯杏涤行?lt;br>多实现理想世界的魔法超人,而於1614年的时候在德国所出版的一本名为『世界改革』的书
中就曾经附录了一本小册子,而小册子外在封面写著『蔷薇十字团的名声』等字眼,但是里
面的内容却充满了谜一般的记事。在开头的记事提到了克理斯多夫的生涯描述等许多个人的
事迹,但是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公司名称,发行人,还有发行的地点都没有印上,只有封面印
著『C˙R˙C』克理斯多夫的名称缩写。但是为何书商要附录这本谜一般的小册子於书中也不
得而知。而在这本小册子发出了以後有很多的人都想加入成为蔷薇十字团,但是都相继失败。
最有名的是法国的有名哲学家Descart曾经试图加入蔷薇十字团,不过在不断的接触与测试
中失败,残留下了一桩未完成的梦想。
到底要进入蔷薇十字团需要如怎样手续与计画?根据传说中的记载,蔷薇十字团必须判
断意欲者是否可以入团,所以会展开一连串的『检验』。就如同电影剧情一般,在某一天突然
收到一封只属名『R˙C』的信函,内容记载著欲参加者的会面与考试时间,日期等,而前往
需通过层层的测试後才能正式入团,当然,在往後的日子中也不可以对外提出整个蔷薇十字
团的事情,也就因此许多的内情都成为谜一般的传说。不过详细内容与过程虽然无法得知,
但是从『蔷薇十字团的名声』这本小册子中克理斯多夫的自传中或许可以得知一二。在1378
年时的德国贫穷家出身的克理斯多夫,由於父母早逝之下在5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修道院中学
习,而在修道院的生活中造就了希腊语与拉丁语的能力,之後随著修道院的老前辈旅行前往
圣地耶路撒冷。但是处於异地的不适应下老前辈急病而死,留下了一个未满16岁的少年。而
克理斯多夫在一个人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也没有滞留,准备离开。不过在偶然的情况下突然听
见一个奇妙的传闻,那就是在阿拉伯地图中有一个找不到地名的地方,那里存在著许多修练
已久的高人。就因为无法停留在耶路撒冷的状况下克理斯多夫直接前往这个传奇的地方,不
过当他抵达时很奇怪的是此地的长老们却以好像熟识多年的老友一般来对待他这个未满16
岁的小伙子,在这些对待下似乎高人们也等待著他的来临。诸位长老将东方的密教知识,医
学,数学与一些世界的真理传给克理斯多夫後,并指示他前往埃及求得动植物学与医学。在
所有知识领域都具备後,长老们要求他前往摩洛哥接受神秘学的洗礼,而其中的『特殊技能』
中就包括魔术这项。就在摩洛哥的修练中由於取得密法与古代智慧後克理斯多夫打开了天眼,
而後回到德国决定成立蔷薇十字团。所以蔷薇十字团在成立後以『看见不到的学校』传授神
秘学,其中也包括魔术,并且追求真理以实现理想的社会。只不过,这些东西在一般的世界
中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只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
相关地理知识
梵蒂冈
梵蒂冈城国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国界以梵蒂冈城墙为标志。是世界
上最小的国家。面积 0.44平方公里。人口
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信奉天
主教。
2世纪时,罗马城主教因驻帝国首都,政治、经济势力最大,便希图凌驾其他主教之上,
后其影响日盛,渐独占“教皇”之称。756年教皇斯提芬二世获得法兰克国王丕平所赠罗马
城及周围区域,拥有世俗权,是为教皇国之始。此后疆域屡有变迁,国家数次亡兴。1870年
教皇国并入意大利王国,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世俗权力结束。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
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拉特兰条约》。意承认梵蒂冈为属于教皇的主权国家,教皇正式承认
教皇国的灭亡,另建梵蒂冈城国。
梵蒂冈城国是一个特殊形态的国家。教皇是世界天主教会的"精神领袖",同时也是该国
的元首,统掌梵蒂冈的立法、行政、司法之权。经济主要依靠在国内外投资和地产。无工农
业,物品靠意大利供应。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梵蒂冈博物馆等地。
首都即为梵蒂冈城。
圣彼得广场
罗马教廷的广场。罗马最大的广场,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
的地方。坐落在台泊河西岸。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
得名。
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
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而成。这些
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
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
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
作展翅欲飞状。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
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
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
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
广场以及两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1656年设计,用了11年时间建
成。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则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贝尔尼尼以提倡华丽、夸张为特
点的巴罗克式艺术著称于世。
圣彼得教堂
梵蒂冈的教廷教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郊的梵蒂冈城。
始建于1506年,1626年最后完成,历时120载。
圣彼得是耶稣12门徒中的大弟子,是个贫苦的犹太渔民,公元1世纪40年代,60年代
两度到罗马传教。当时,罗马帝国暴君尼禄疯狂迫害基督教徒,彼得被迫离开罗马。当他正
启程时,遇上耶稣“显灵”阻止他离开。彼得顿时醒悟,于是继续留在罗马布道。公元64
年10月13日,他被暴君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他殉道处建立了讲台、4世纪在此建起教堂,
16世纪改建为大教堂并命名为圣彼得教堂。
教堂长约200米,最宽处130多米,上有穹窿大圆屋顶,从地面到大圆屋顶顶尖十字架
的高度达137米。教堂之大,能容5万人之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家与艺术家米
开朗琪罗、拉斐尔、勃拉芒特(1444-1514年)和小莎迦洛(1485-1546年)等大师们的共同
杰作。
从教堂下面拾级而上,在门前长廊的廊檐下,有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乔托所作的镶嵌
画——《小帆》,1610年从旧教堂的墙壁上移嵌于此。画面描绘的是耶稣门徒在小船上遇到
风浪、颠簸前进的情景。教堂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琪罗25岁时的名作《母爱》。圣母
玛丽亚右手紧紧搂着受难后遍体鳞伤的耶稣,左手微微摊开,垂首凝目,悲惨欲绝。
进门靠左是贝尔尼尼的雕塑的《圣水钵》,钵呈贝壳状,两个稚嫩顽皮的小天使各捧一边,
用云母石雕刻而成。堂内名作荟萃,还有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刻,包括圣
彼得的青铜像,由于男女信徒的亲吻,竟将铜像右足磨损。
教堂大厅上的穹窿大圆屋顶,为米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
他建筑家继续完成。大圆屋顶周长71米,直径42.34米。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色泽
鲜艳的镶嵌画和玻璃窗,最上端则是繁星点点,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在天穹之下。大厅中央
有一座金色华盖,它是贝尔尼尼用9年时间建造起来的巴罗克式装饰性建筑。高29米,由4
根螺旋形描金铜柱支撑,两根铜柱高11米,柱上饰以金色葡萄枝和桂枝,枝叶间攀援着无数
小天使,有许多金蜂点缀其间。华盖四周垂挂着金色吊叶,波纹起伏,似迎风招展。华盖之
内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鸽,光芒四射,耀人眼目。华盖之下即是圣彼得的陵墓,以及设在陵
墓上的一个祭坛。在陵墓前面栏杆上点着数十盏长明灯,昼夜不灭。圣彼得教堂并非罗马天
主教的教皇坐堂,惟自1870年以来大部分教皇加冕仪式都在此举行。
梵蒂冈教廷介绍
教宗是全世界天主教的元首,代表耶稣基督治理教会、宣扬福音。教宗的制度系由选举
产生。当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即为首任教宗圣伯铎以来的第二百六十六位教宗。
教廷是教会行政的中央机构,辅助教宗处理整个教会的事务。按照教宗保禄二世一九八
八年六月廿八日颁布的「善牧」宪章制定,现行教廷组织制度如下:
一、 国务院:以国务卿为首,设有
(1)一般事务组:由副国务卿主持。
(2)外交事务组:由国务卿,助理国务卿主持。
二、九个圣部:
(1)教义部:维护教义的完整性。
(2)东方教会部:管理东方天主教会人事。
(3)礼仪及圣事部:督导及推行教会礼仪及圣事事宜。
(4)册封圣人部:负责圣人列品案件。
(5)主教部:处理拉丁教会教区之建立及主教之任命事宜。传信部之权限除外。(附设
拉丁美洲委员会)。
(6)万民福音部(宣道部与传信部):指挥并协调全球福传工作及传教士的合作。(东方
教会部的权限除外)
(7)圣职部:负责有关教区司铎及执事本身及牧职事务。但教区主教及主教团之权利不
变。(附设艺品史迹委员会)
(8)修会部(献身生活会及使徒生活团部):推行及督导拉丁教会内的献身生活会及
使徒生活团之三愿生活。
(9)教育部(修院及学院部):关怀修院教育,并促进和管理天主教学院。
三、三个法院:
(1)圣赦院:处理内心界及大赦事务。
(2)最高法院:除负责教会最高法院之工作外,促使在教会内依法处理法务。
(3)圣轮法院:教会之上诉法院,协助下级法院事务。
四、十二个委员会:
(1)平信徒委员会。
(2)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
(3)家庭委员会。
(4)正义与和平委员会。
(5)一心委员会(慈善及爱德工作)。
(6)移民及观光委员会(照顾移民及观光客之灵修)。
(7)医疗事务委员会(为病人及医护人员之牧灵)。
(8)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
(9)宗教协谈委员会(与非基督宗教人士交谈)。
(10)无信仰者协谈委员会。
(11)文化委员会(促使文化对福音开放、科学、文学及艺术人士致力于真、善、美)。
(12)大众传播委员会。
五、三个局:
(1)教廷财务局(教宗出缺时,管理教廷财务)。
(2)宗座财产管理局。
(3)圣座经济事务局。
六、二个处:
(1)教廷内务管理处。
(2)教宗礼仪处。
其它附属机构:梵蒂冈印刷所,梵蒂冈出版社,罗马观察报(日报及周报,月刊),梵蒂
冈电台,电视中心。
此外,尚有:俄国委员会,中央神学委员会,以及人类发展委员会等组织。
七、世界主教代表会议
教会最高权力为教宗,以及在教宗主持下的大公会议与世界主教代表会议。大公会议已
举行过二十一届。世界主教代表会议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第三届世界主教会议于一九七四
年召开,主题为:现代世界的传播福音问题。
第四届于一九七七年召开,主题为:教理教学。
第五届于一九八O年召开,主题为:督徒家庭在现代世界的角色。
第六届于一九八三年召开,主题为:教会使命中的修好与悔改。
第七届于一九八七年召开,主题为:「梵二廿年后,平信徒在教会及世界的圣召和使命」。
历史上真实的卡特琳娜·斯弗扎(Caterina Sforza)
她是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贵族,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以勇气和独立意识著称的
妇女之一。最初同其丈夫基洛拉莫·利拉奥(Girolamo Riario)生活在一起,但在后者被杀
害后就开始展现出独当一面的才能。她坚决地保护了家庭甚至其领地的伊莫拉和弗里两个城
市的利益,为此她甚至付出了6个儿子在战斗中牺牲的惨痛代价。但不幸的是最后她在保卫
城市的战斗中失败,然后被教皇家族的凯萨·波吉亚投入了罗马的监狱。(也就是说,这位卡
特琳娜可能出于与其夫之死的某些事件,于教廷内的权势势力产生了严重矛盾,她的家族和
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也可能是她特立独行的行为招致了教义的不满,总之是一位悲剧英雄
式的女性,可惜找不到更加翔实的资料。从国破家亡到深陷不幸,这些经历可以看出她的确
是一个原型人物。)她在政治军事上也发挥了作用,但是并未取得政权,在整个欧洲近代,只
有两位身世显赫(这个最重要,文艺复兴时女权主义却并不发达,非豪门的女性往往连字也
不能识多少)的妇女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意大利另一位同名的卡特丽娜·德·梅迪奇和英国
的伊丽莎白·都铎。
至于丝弗扎家族中担任红衣主教的历史,目前只查到一位阿斯卡尼奥·马里亚·斯弗扎
(Ascanio Maria Sforza),很不幸的,此人以玩弄阴谋和聚敛钱财闻名。顺便说一下红衣主
教们的财政状况,1471和1748年选举教皇条款中规定其年薪为4000度卡托,但约一百年后,
其实际数字最甚竟有100万度卡托之多。而15世纪末一个手工业者年薪不过几十度卡托。原
因是他们不仅具有神职,也是名噪一时的大贵族,或者毋宁说正是有钱有势才具此高位,红
衣主教的位子一度是默认拍卖的奢侈品。而在他们府中都雇佣着大量私人幕僚至弄臣各色人
等,当然不乏秘密的特务,就如同卡特琳娜的ax那样。(历史由来已久啊~像Abel殿一年要
吃掉多少公款哪~)本来想写篇教廷历史简介,但历史上真正的教廷在很长时间内扮演了十分
不光彩的角色,作为统治者的集合而被n多学者诟病,所以大家要保持美感的话,还是少知
道为好……(有兴趣自己查吧)
Trinity blood 世界与现今欧洲地理之对应
北部各诸侯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挪威、瑞典、芬兰以及丹麦。
阿尔比恩——大不列颠诸岛的古称,主要指英国。伦蒂尼姆则是伦敦的古称。
教廷领地——以罗马梵蒂冈为中心,包括意大利全境,北至现瑞士地区,南到第勒尼安
海三岛(科西嘉、撒丁、西西里),东括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直到萨拉热窝地区的狭长不规
则地带。
希斯巴尼亚和加泰隆尼亚——以比利牛斯山为界的伊比利亚南部地区,包括现西班牙与
葡萄牙。以前西班牙人叫自己的土地做“爱斯巴尼亚”(Espana),古称“希斯巴尼亚”
(Hispania),据说源出腓尼基文,意为“偏僻”。其重镇巴塞罗那和塞维亚(塞维利亚)名
称与今相同,瓦伦西亚也译作巴伦西亚。
法兰克王国——Frankish Kingdom 今法国, 5世纪末~10
世纪末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采取国王死后诸子平分领土的继承制度,使
王国经常处于分裂、混战和再统一的反复过程中,同时又不断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法兰
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后分裂为东、西、中三个
王国,并分别于911、987、887年覆灭。不过tb地图上圣马洛湾西部的岛屿现实中并不存在。
路坦提姆就是现在的巴黎,东南部是著名的马赛。
4都市同盟——约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区
日尔曼王国——现德国和奥地利,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
有一个共和国。两国历史上一直分分合合,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并为一体的,所以维也纳也在
其版图之内。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
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古罗马人称之为日耳曼人。大约在公元前半个世
纪,大部分日耳曼人开始定居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称
为“日耳曼尼亚”。
波希米亚公国——现捷克与斯洛伐克,把红、白两色作为国色,是一个有二百万德意志
人和三百万捷克语斯拉夫人的地区。十五世纪的胡斯战争后由斯拉夫族的捷克语地区分裂形
成,历史上曾为奥地利及奥匈帝国行省。
匈牙利侯爵领地——匈牙利,伊什特万是现今首都布达佩斯,位于多瑙河中游平原北部
的名城。其名称来自公元1000年匈第一位国王圣·伊什特万。
马其顿候国——地图上的这一地区包括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
但现在的马其顿只是希腊北部的一个小国。
雅吉劳大公国——波兰,克拉格为现克拉科夫。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今同。
真人类帝国——北至乌克兰与摩尔多瓦,西至希腊,中有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南到现
土耳其、叙利亚,还有著名岛屿塞浦路斯,主要包括西亚的广大地区。以拜占庭(伊斯坦布
尔)为中心,亚欧文化的交融中心,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共存的城市,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堡
垒。其第二大城市提米索拉为现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当然,历史上这一地区并没有成为单
一国家,但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西部版图确实如此。
希斯巴尼亚领地摩洛哥——现摩洛哥,从前为法国殖民地。
自由都市迦太基领地——阿尔及利亚北部和突尼斯。“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为“新都”
或“新城”之意。古迦太基占地315公顷,位于现首都突尼斯城位于以北17公里处,公元前
814年为腓尼基人所建。历史上是著名航海贸易都市及粮食产地,曾在与罗马争夺制海权的
布匿战争中被毁而成为其治下的阿非利加省。一百多年后,它作为一个重镇得到重建,并且
在数世纪内成为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可见吉田在写作时确实参考了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但是,版图上一些国家并不存于同
一历史时期。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这些地区的历史来看一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4 21:25:3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