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帖] 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掌握的几个要点

[转帖] 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掌握的几个要点

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掌握的几个要点                               与考生谈填报高考志愿(一)

  填报高考志愿历来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又比较难以掌握的事情。争取最佳录取机会,提高志愿"命中率",升入理想的大学,是考生多年的愿望。填报好高考志愿,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后,总能发现一些考生不能如愿以偿,落偏甚至落榜。究其原因,其中确有考生是由于填报志愿不当造成的。为了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坚持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我们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扼要地将填报志愿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谈,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端正思想,理清思路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招生工作比以往更强调从考生出发,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考生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考生也要重视自己,慎重选择。填报高考志愿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承诺,考生也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起责任。   任何问题的解决首先应从大的方面考虑,端正大方向。考生选择志愿,首要的是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要树立服从国家需要的思想。这是一种双赢的思路。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每个考生都是今后的建设者,需要适合的发展空间,因此,个人的理想、爱好和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目标、方向是紧密相连的。再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即是对人才需求最旺盛的行业,也是考生在未来就业时比较容易且有利于发展自己才能的行业。考生填报志愿应该充分考虑现实的需要,优先选择国家需要而又最能发挥自己专长的专业。当然,现实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会出现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这必然影响着一些考生对专业选择的考虑,使国家某些急需人才的专业生源不足。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崇高理想,这是应该积极提倡的,但是理想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想应植根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之中。每个青年学生的理想中应当把献身祖国建设和发展作为自己理想的核心。有了这个崇高的理想核心,再把个人的兴趣、志向同祖国的需要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的才能持续得到发展。因为,水珠只有汇入大海,才能更好地反射太阳的光辉。因此,积极报考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院校和专业是非常值得重视和考虑的。考生填报志愿的出发点和方法因人而异,但一般应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在积极响应国家召唤和了解各招生学校现有招生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实力、爱好和特长及自己的身体体检情况,全盘考虑,实事求是地填报志愿。   再者,认真剖析自己,清醒地选择志愿。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一般情况下即是今后从事职业的取向。因此,剖析自己是必要的。先要分析一下自己:喜欢干什么,什么专业对自己有比较长久和持续的吸引力。明白职业不光是青春的事情,也要考虑到年长一些的时候是否还有兴趣;再想一下自己适合干什么,选择了有兴趣但不是很适合自己的专业,无异于选了空中楼阁,因为不现实,所以不妥当。当然不排除工作过程中有改行的,那一般也是在相邻与相关专业之间,否则,不但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对本人也是一种耽误。例如,目前,法学比较热,很多考生纷纷投在法学门下,这里想提醒考生考虑一下,法学的严肃性,对人的制约性,自己能否终生接受,当然还要想到法律条文枯燥的一面,那也是一种工作挑战。再例如,选择会计专业,要清楚自己是否能长时间沉住气,面对数字,不出纰漏,这对人的耐心与意志也是一种考验。人的素质与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这无可厚非,只有选择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多一些,发挥才能的时间会更持久一些。因此,选择志愿要考虑兴趣和爱好,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才会长期乐此不疲。兴趣和爱好是激励和支撑积极性的长久的主要的动力。因此填报志愿前,先静下心来,好好剖析一下自己,也可请老师和朋友帮助分析,切忌头脑发热,盲目是绝对不可取的。      二、注意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情况,权衡个人“实力”。任何正确的决定都应该产生在掌握详实材料的基础上,填报高考志愿更应如此。“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充分地了解填报志愿涉及到的相关信息、数据,才能够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能够提高录取的“命中率”。一般情况下,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必须充分掌握以下信息。   (1)详细了解2004年山东省各类高校的招生总人数,根据自己的科类:文史类或理工类看看今年共招多少人,每一类院校(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各类专科(高职))各招多少人,与往年相比,今年招生人数的增减情况。   (2)掌握前两年山东省普通高校的录取率(每年有多少考生参加了高考,录取了多少人,计算其录取率即几个考生录取一人)。计算一下今年的录取率;了解每年在我省招生的所有高校文史、理工、美术、音乐、体育等大类分别录取多少人,再看一下自己所在的科类中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各录取了多少人,看一下在自己分数对应的招生批次中本人的相对位置。   (3)掌握前两年全省文、理两大类的录取分数线及自己感兴趣的学校的录取分数,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更多地要看在当年所有录取学校中的位置、年与年之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有的院校历年持续高分,有的则是一年冷一年热;有的呈上升的趋势,有的逐年下降;还有的学校每年录取分数基本都在批次控制线.   报考艺术(美术、音乐)类的考生,可填报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专科批三个批次志愿。本科提前批设一个志愿学校,填部属院校、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或省内的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其中的一所;本科一批设两个顺序志愿学校,可填报省内、外院校;专科批设两个顺序志愿学校,填报省内、外专科(高职)院校。特别提醒艺术类考生注意的是,填报志愿时,只能填写已参加专业考试且取得《2004年普通高校艺术专业招生专业考试合格证》的院校。艺术类兼报文、理科的考生,可再填报文或理科志愿(本科限报文、理科的二、三批院校,专科限报文、理科的二批院校)。   体育类考生报考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可在本科批次填报两个顺序志愿学校、一个学校服从志愿和两个专科(高职)顺序志愿学校。体育专业考生可兼报理科本、专科一批之后的院校。已被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确认录取的考生不用填报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志愿。   (4)教育部一再重申,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是高校招生的依据,具有法律作用。考生应通过各种渠道尽量多的获取高等学校的招生简章,以便得到更多详细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轻易相信来源不可靠的信息,本书附录中刊有“在鲁招生高等学校通讯录”,可据此直接向学校获取信息。山东招生信息网刊登了部分学校的情况介绍,可以从上面了解情况,还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获取信息。

  三、合理填报志愿   1、根据公布的考生高考成绩、招生计划,认真地考虑,恰当地进行个人定位。综合分析考生的各种实际情况:成绩,志趣、特长、性格以及身体条件,加上国家的需要(既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也便于自己毕业后解决就业问题)。在尽量吃透高考及招生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的精神的基础上。具体操作应该是,考生成绩公布后,要掌握自己在全体考生及自己所在批次中的的相对位置,结合前两年的录取情况,切实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出几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对照这些专业找出几所相关的学校,参照这些学校以往录取考生的层次,在自己初选的学校中,分析自己的命中率,即适合报其中的哪些学校,最后在适合自己报的学校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2、慎重选好第一志愿,提高第一志愿的命中率。录取时,招生管理部门是按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的顺序志愿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信息的。从山东省近几年的实际录取情况看,第一志愿的平均录取率在70%-75%之间,同时,招生学校又大都希望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因此,考生选择第一志愿时必须慎重。如果不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填报的志愿偏高,一旦第一志愿不被录取,往往会高分低取,被录取到低一层次的院校和专业;甚至出现"坐滑梯"的现象一落到底,进入服从调剂的档次中去,最终被录取到与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差距较大的专业。所以说,选择第一志愿必须慎之又慎。   3、相邻志愿间要有合理的梯度。相邻志愿间一定要有梯度,要拉开志愿间的档次。这不但关系到在符合现有录取程序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选择的程度,有时还能影响到是否能实现上大学的愿望的问题,这其中是要讲一点技巧的。我们历来强调,要注意选报好第一志愿,提高第一志愿的命中率,但是,不能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每年都有。因此还要做好第二手准备,万一第一志愿录取不了,还要争取第二及以下志愿能被录取。因为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报考的人数不同、致使各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同,所以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录取梯度。考生志愿的确定也应相应地排出一个合理的从高到低的梯度,这样就会使志愿录取的机会增加,志愿的命中率就会更高些。例如,某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了A校,那么第二志愿就不要报考与A校录取分数线相同乃至相近的学校,更不能报考录取分数线比A校更高的学校。而应报考录取分数线低一些的学校。到底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高,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低呢?本年度的情况在填报志愿时谁也不可能知道,但根据前几年的招生录取情况,只要稍微用心揣摸一下,还是能大体推测出来的。个别学校录取分数线波动较大的情况毕竟是极特殊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某些招生数量比较少或当年招生专业调整较大的学校。招生数量较大的学校一般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所填的同一批次志愿中排在第一的学校应当是录取“层次”较高的学校,其他志愿应由高到低,降幂排列。不能填成“平列式”,也不能填成“波浪式”,更不能填成“升幂式”,而应使自己所填的志愿顺序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今年考生志愿表本科栏中的第二志愿包括六个并列学校志愿(不含本科三批),这六个学校与第一志愿学校之间要遵循由高到低的原则,即比第一志愿要低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六个学校都要与第一志愿学校形成由高到低的梯度外,六个学校前后之间也应形成一定的梯度,因为录取时,六个学校也有由前而后的次序。   “志愿梯度”不但指志愿学校,也指志愿专业。就是说,不但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填报同一学校中的专业间也应有“梯度”。在以往的录取中,有的考生成绩高于他所选报的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仍未被录取,其原因在于所填的几个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其他专业又因填报了“不服从调剂”,因而造成了从这个学校落榜。如果选中了一个学校,被这个学校录取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是,这个学校中有几个专业是自己不能接受的,不想填专业服从,又怕从这个学校退出后,其他志愿不能如愿。那这个学校应该考虑放弃,填另外一个与这个学校档次相近,而在山东招生的所有专业自己基本可以接受的学校。经验告诉我们,不填专业服从,被阅档学校退出的可能性极大。   4、重视填报“提前批”学校志愿,增加录取几率。“提前批”录取学校是指按国家规定,给军事、公安、武警等高等院校和某些普通院校中的部分特殊专业在录取时间安排上位于其他院校之前录取的学校。这些学校及专业的录取工作在其他院校录取之前进行。提前单独录取院校录取结束后,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非提前录取院校的录取。考生填报了提前单独录取的院校,等于增加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有的考生没有认真学习招生政策,以为填报了提前录取学校会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这种顾虑是没必要的。   5、慎重对待“是否服从分配”志愿。“是否服从分配”志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当你所报的某一批次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分配到同一批次其他院校;二是当你的材料被某所大学提取后,你所报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换到其他系科(专业)学习。这项规定,显然扩大了考生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是有限的,如填了“服从分配”,就会增加被上百个院校、几十个专业录取的机会。但也有可能被考生不愿选的专业录取。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根据本身的情况慎重对待。   对于“是否服从分配”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凡“空白”均作为“不服从分配”对待。   6、慎重选择,信守承诺。“按章照志”录取是依法治招的基础,“章”即学校的招生章程,“志”即考生的志愿。考生志愿经本人签字汇总至省招办网上录取系统后,任何人不得做丝毫改变。随着网上录取手段的日趋完善,录取过程越来越科学、规范,完全按照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向招生高校投档,这一过程在瞬间就完成了。只要是按照考生志愿(包括服从志愿)及相关招生政策录取的考生,一律不能改录。因此,提醒广大考生,填报的志愿一定是自己真实意愿的反映,避免盲目从众、无所适从及受别人主宰。   考生的志愿(包括服从志愿)本人签字后,即形成了考生对依法治招的承诺,考生要为自己的承诺在依法治招中负起自身的责任。

年轻有为正派善良的好青年

TOP

与考生谈填报高考志愿(二)  1、填报名牌大学时的考虑。名牌大学,是多少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说法,一般是指办学质量高,在高校系统有一定声誉,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专业,是指国家的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所在的专业,或者是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且取得一定成果的专业,尤其是那些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专业。无论名牌大学或名牌专业,都有其共同的特点:雄厚的学术实力,优越的教学条件。当然,名牌具有时间性,它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没有永恒的"名牌"。例如,以前可列为重点的大学,如果进不了"211工程",就不成其为名牌了。以前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学校、专业,因为教学和科研的迅速发展,也可能一跃成为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同时,名牌大学与名牌专业也不同步。名牌大学里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名牌,名牌专业并不一定都在名牌大学。另外,名牌不等于"热门"。一所大学也许为众多考生所青睐而成为报考率高、录取率低的"热门"学校,但它并不等于就是名牌。   通常情况下,报考名牌的考生多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自身条件比较好,报考名牌的命中率比较高。名牌大学是学习条件比较优越的环境,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良种到沃土是合理的,这也符合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自古有志者无不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有赖于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更有赖于德才兼备的拔尖人才的特殊贡献。名牌大学、名牌专业肩负着培养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重任,它们需要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和提高。优秀考生应该积极地报名牌。   报考名牌学校、名牌专业也要讲究技巧,以提高实现理想的几率。   (1)选择范围要宽。名牌大学、名牌专业有许多,每年在山东的招生计划也不少。选报志愿时,考生需放开视野,扩大选择范围,既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选择,以利于未来的发展,又要尽量避免撞车,应实现优秀考生的均匀分布。从以前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较好地理解了放宽选择范围对自己的实际意义,但仍有一部分考生赶潮流、追时髦,不了解尽量扩大选择范围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是:抢风头--大家都说某校好,人家报我也报;爱虚荣--只报北大、清华,落榜也光彩;钻牛角尖--非某大学、某专业不上;只报考几个较大城市的学校等,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选择范围的宽泛,与实现优秀学生的志愿并不矛盾。名牌大学何止3所、5所?名牌专业何止30、50?一些考生对此可能不大了解,才表现出许多盲目性,以致让自己吃了亏。近几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宣传自己,各种宣传、指导材料也不少,对学校的状况、专业设置情况都介绍得比较清楚,考生及其家长要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在越来越多的选择空间里,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   (2)选择目标要准。选择的目标一是要理想,尽量选择理想的学校、专业;二是要准确,尽量争取第一志愿被录取,准确实现自己的第一选择。如何才能实现目标选择的准确呢?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及在众多优秀考生中的相对位置,参照往年录取情况及本年招生计划,恰当预测和分析今年的录取趋向,准确填报志愿。   (3)选报好平行志愿。优秀学生也存在着第一志愿落选的可能,因而也需要填报平行志愿,且也存在梯度问题。与其他考生所不同的只是选择更难,报不好就会落入调剂志愿,甚至落入下一个批次。所以,在选报平行志愿时也要慎重,且不可把"宝"全押在第一志愿上,而对平行志愿草率行事。   (4)填写调剂志愿。根据我省的录取政策规定,微机在调剂录取材料时,将遵循高分考生向缺额少的学校投档,低分考生向缺额多的学校投档的原则。一般来讲,缺额少的学校相对于缺额多的学校要好一些。将优秀生投入这些学校,以尽可能地弥补他们因顺序志愿落选而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调剂录取大都是重视高分考生的,优秀学生千万不要自恃成绩好而动辄不服从调剂。   填报志愿时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复杂的,考生选择志愿的动机千差万别,选择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可能的条件下,优秀学生还是尽量选报名牌大学、名牌专业,这样对国家和自己都是有利的。   2、正确处理学校志愿与专业志愿的关系。各类、各个不同层次的高校和各种专业生源均衡,考生志愿分布合理,对高校招生工作以及今后的大学生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样,也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录取,有利于考生进入高校后发挥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是,有时会出现喜欢的专业不在中意的学校中的现象,这就要求考生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哪一个自己更喜欢,两利相权就其重;二是哪一个命中率更高。拓宽了范围想一下,目前招生的高等院校都不会辜负考生,换句话说,考生在其中都会得到深造,不应该有绝对的选择。对专业也是如此,报考志愿时的专业选择与未来就业有关,但还不完全等同于未来职业的选择。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和企事业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所有专业都会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的专业选择只是未来职业选择的方向,是为未来从事的工作选择一条学知识打基础的途径(大学中的专业教育不是职业培训)。目前大学的办学模式多以理论研究、方法传授为主,更多的职业岗位知识需要从大量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几年的大学生活获得的是开启未来知识宝库的钥匙,创造未来成就的思想和实施理想的方法。高校招生选择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考生通过进一步深造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成为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国家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呼唤人才,关键看你是不是适合在这方面发展。每一个招生专业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每一专业的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还有操作方面的技巧,要弄懂弄通学校与专业录取分数之间的关系和位置。例如,有一位考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历年各学校的录取情况而选中了一所学校,他选择的依据是自己的成绩达到了这个学校的最低录取控制线。从表面来看,这样选报志愿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应当被该校录取。但进一步分析就不完全是这样了。一个学校的最低录取线,正常情况下反映的是该学校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的分数要求,而高分专业的分数要求却要高出低分专业十几分、几十分甚至上百分。然而,有些考生恰恰用自己的成绩与所选学校的低分专业线对照,忽视了其他高分专业线,盲目地选报了录取分数高的专业,有的还写上不服从专业调剂,结果造成落榜。出现这种情况的考生,大多是其考试成绩属于中游,不高又不很低,其填报志愿的心理则是填高了不现实,填低了又不情愿,最后的选择就来了个选报中上游的学校和专业。心理上暂时平衡了,但愿望往往难以实现。山东省招生办公室在《2004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必读》中收录了2002年和2003年普通本科院校第一志愿考生原始成绩分段统计表(含文、理),本科一批、二批、三批院校第一志愿投档情况统计表,表中直观地反映出各分数段的人数和投档情况。考生选报志愿时应参考表中数字信息,既要考虑学校录取的最低线,又要考虑各分数段的人数,结合分专业的招生计划使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都得到兼顾。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专业之间的差别。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种事物的两方面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转化的。高校中的专业在受事物发展基本规律制约的同时,还受市场发展规律、教育效果滞后、国家对教育发展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前些年,许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法律、金融、外经外贸、信息管理等专业比较吃香,相当多的考生,报考了这些专业,有的甚至降格以求,放弃本科层次到专科中去选这些专业。几年后的今天,就业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昔日入学时很难进的专业变成了今日就业时的长线专业,某些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时增加了考试这一道门槛,致使部分考生只好到其他领域去,不能学以致用。而原来认为不好就业的专业,因需要大批人才则提供了优越的就业条件,使这部分毕业生就业现状大大好于入学时的期望。今后,国家为了发展,例如,富国强兵,提高综合国力,可能要扶持一些专业,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倾斜,部分基础专业的就业吸引力会增大。因此,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逐步完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没有甚麽专业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比如焊接、铸造、轧钢等专业,前些年考生认为是冷门,不大乐意报考,不曾想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却成了"抢手货",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十分欢迎,而且个人经济收益也相当不错。此外,有的考生选报了冷门专业,尽管未成为热门专业的"凤尾",却成为了冷门专业的"鸡头",几年学习下来,成为该专业的尖子生,从而获得了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企业现在不景气,是因为它们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师、施工人员,缺乏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缘故。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可以考虑一下,也许这正是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考生上大学,首先想的应该是学知识,得到真才实学,有报效祖国的能力,自己也有长期发挥才能的领域,避免浮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于公于私都好。综上,考虑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会增加一生中成功的机会,减少后悔的可能。经过综合平衡,如果一定要选报某几个专业,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报分高的不忽视分低的。在一个时期被社会普遍看好的专业不会太多,不太多的专业让众多考生来选,限制肯定很多。为摆脱限制,不可以集中精力只选择几个分高的专业,一定搭配几个个人比较喜欢分数又不会太高的专业。例如,选报邮电类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兼选几个电子类、信息类专业;选择铁路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选择几个物理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等。   (2)尽量利用"服从分配"提供的机会。选择志愿时,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填写。但志愿表上明确到学校、专业的志愿毕竟有限,不能够把要表达的志愿全部表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招生部门在选报专业后加了一个"专业是否服从"栏,以便让考生尽可能多地向招生学校描述个人的选择意向。考生在所报的专业以外,如果可以拓宽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则可以填上服从分配,实现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如果考生单以个人意向坚持报个别专业,不服从国家的其他安排,就只能孤注一掷,到头来可能自己要吃亏。   (3)选报的专业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成绩。有些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最好回避。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固执地非几个专业不报,在本科层次这几个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本科学校的机会,以保专科层次这几个专业的实现。结果使部分专业较好的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还要高,造成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倒挂。这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意志坚定,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就业时理想的选择也会相应减少。   (4)要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行情。由于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热度有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会有持续的高需求,这主要反映在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上,如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人事环境,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这些是需要重视的,但是,有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期望所有的愿望在一天中都实现。再说,光是这些指数还不能完全标志着一个青年的发展价值。考生应主要从有利于自己将来发展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角度来考虑选报志愿,有一个动态的眼光才好。   4、重视高校及专业对考生的特殊要求。高校都希望录取到尽可能好的生源,特别注重录取那些适合于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起始点,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具体讲,在考生总成绩达到学校提档线的情况下,招生学校根据培养方向和政策规定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例如,军事、公安院校对政审、体检有特殊要求,实行提前单独录取。学校及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也是较多招生院校十分重视的问题。哪怕是总成绩稍低一些,只要达到投档分数线,某一单科成绩比较突出,更有利于某些专业的培养,学校更愿意录取。例如,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对数学科成绩比较看重,文秘、公关、外语等专业对语文科成绩要求较高,与外语关系密切的专业,对外语成绩尤其看中。大部分军校和某些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对男女生的比例有特别的要求,如野外作业、航海类的专业对男女生比例有限制。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在文化投档线以上,学校更注意专业成绩,少数民族、"三侨"子女考生,除给予加分照顾之外,其对应类别的招生学校优先选择这类的考生,其他考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往后排。类似这些情况,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要考虑到,一定认真阅读《2004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中刊登的学校招生计划信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要与招生学校的特殊要求撞车,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5、填报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体检情况。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布了教学[2003]3号文件: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详细内容见山东招生信息网)。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忽视了所报学校对考生身体的要求,不要误报了自己身体不适合的专业。   6、残疾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的问题。残疾考生主要是指肢体残疾,不再继续恶化,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院校、专业正常学习的考生。残疾人可以报考大学,但是,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招残疾人,因此,残疾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布的教学[2003]3号文件: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详细内容见山东招生信息网),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明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填报志愿时作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量"体'而行。切勿忽视了所报学校对考生身体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录取机会,不耽误自己,也利于毕业后的就业,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2)在适合报考的学校中,锁定自己分数适合的层次、科类,然后选择与自己身体状况相适合的具体学校与专业。有条件的考生可以提前与要报的学校联系一下,充分了解情况,减少盲目性。(3)残疾考生要满怀信心地对待高考的选择,有不少机会在前面等待。我省历来十分重视残疾考生的录取,为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高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与措施,只要残疾考生所报学校、专业不受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的限制,可以完成学业的,所报学校不得拒收。

年轻有为正派善良的好青年

TOP

与考生谈填报高考志愿(三)

  1、中学要作好考生志愿的综合平衡。考生填报志愿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同一中学的考生常常集中在几所大学的几个专业,而冷遇了其他一些情况相似的学校及专业。这种撞车现象非常不利于考生录取。因此需要中学对考生志愿进行综合平衡。作为中学的领导和教师,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充分尊重考生本人的意愿,排除干扰,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对本班、本校学生的志愿意向进行分析、比较、平衡,找出其中的不合理部分,综合平衡后提出调整意见。调整意见必须征得考生本人同意,不能有丝毫强迫的成分。   综合平衡、调整考生志愿的通常做法是,在正式填报志愿前,考生草填的志愿表先由班主任根据平日对本班学生的了解,给志愿填报不恰当的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再交到学校。由学校组织毕业班班主任教师集中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有:(1)考生选报的志愿院校与考生的高考成绩比对是否恰当?一、二志愿之间、二志愿几个学校之间是否有明显的梯度?选择的专业是否合理?(2)本校考生志愿是否分散?有无"撞车"现象?(3)本校考生志愿有没有死角?即是否存在适合本校考生报考而本校却无人填报的学校。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后提出调整意见,再将调整后的信息反馈给学生。有时这一过程要经过几次反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考生的基本情况,(学业水平、体检结论、家庭经济情况、本人特长等),填报的志愿、今年招生计划等有关资料全部输入微机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这样更容易看出问题,更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及时地指导考生对志愿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   2、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人际圈中是"权威"人士,也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望子成龙"历来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入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入名牌大学深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因此,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当好参谋。对于孩子的平时学习水平及发展潜力如何,特别是其高考成绩在班内、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县内、市内处于什么位置,能录取到哪一类学校等问题,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心中都有个正确评价和估计。家长应该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志趣、爱好和特长,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意见。同时,家长应该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填报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院校和专业。这既是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也增加了被高校录取的机会。   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要做好如下工作:A.全面了解各项招生政策、规定,认真分析当年的招生形势,做到心中有数。B.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子女一起分析考生所处的层次,尽量多的掌握有关信息,如了解、研究、分析拟报考学校的招生人数、专业情况,以及前几年的报考情况和录取分数线。避免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脱离子女的实际情况将志愿报得过高或过低,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和专业的高、低、远、近、冷、热等诸多因素,科学地排列组合,正确地选择。(2)当好子女的参谋,切忌包办代替。家长关心子女报考的志愿、将来从事的工作等是可以理解的,但更应当尊重子女的意见。往年,常有家长不顾子女的选择而强迫其按自己的意志填报志愿,结果考生对所报的志愿不感兴趣,即使被录取也不愿报到,或者入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这都违背了初衷。这样,不仅害了子女的一生,也不利于国家对人才的培养。(3)填报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写,并注意将学校名称和代码以及专业名称和代码填写清楚、准确。   3、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最忌讳的两种作法。其一,贪大求高,不顾考生成绩的实际位次和考生的愿望,强迫学生赶"热门"、挤"名牌"。这样失败的几率较高。其二,降格以求,随便填一个志愿了事,不顾考生的志趣、爱好和特长,只要考上学就行。这种做法有误考生的前程,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这两种倾向是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时常出现的,学校、教师和考生家长都要切实注意避免。

年轻有为正派善良的好青年

TOP

回到顶部
Skin Designed Powered By Discuz! 6.0.0 © 2001-2007 Comsenz Inc.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冰点天空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