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OTAKU」究竟是什麼?

「OTAKU」究竟是什麼?

   御宅族的分析①OTAKU
   
      跟本文沒有關係 由於接下來有點想整理某案件,所以稍微將舊文重整,先將預備知識做個介紹。

       前不久與長輩的笑談間,提到了「OTAKU」這個字。在台灣除了以羅馬拼音「OTAKU」來表記外,尚有於報章雜誌多用的「御宅族」、曇花一現的「歐達古」等等表記方式。如果各位有逛台灣動漫相關網站或是討論區的習慣,想必也不時會看到「OTAKU」這個字眼,而且越是新的文章或討論串,我們就越能看到眾人互稱自稱「OTAKU」到不亦樂乎的景象……不過話先說在前面,不管誰怎麼說,我都不覺得我是個「OTAKU」。

       「OTAKU」究竟是什麼?

       在日文裡頭「OTAKU(おたく)」最主要的意義除了「貴府」、「府上」之外,同時也是一種「第二人用敬稱」,是用在對於不認識的人——尤其是連名字都不曉得,而立場對等的談話對象略微尊敬的稱呼,意義約同於中文中的「您」,而且在不管是對稱呼者或對被稱呼者都沒有什麼年齡限制。在日文裡頭,「おたく(OTAKU)」是個比起「あなた(ANATA)」、「お前(OMAE)」來,語意擁有比較大緩衝空間,但就使用時機上是比較有限的第二人稱。

       雖說這是個用於對應不是很認識的人用的詞,但大多數的場合,對於「真的不太認識的人」,還是用「あなた」對於對方表示直接的敬意,才比較不會被當作失禮的人。一般而言,我們往往會在幾句話內知道對方的名字,在日文對話裡如果知道對方名字,很自然地就會用姓名加 さん(SAN)或是敬稱來稱呼對方。當對方用姓名加上敬稱稱呼過來的時候,通常己方也就比照辦理即可,以 おたく稱呼對方的需要就消失了……而且 おたく 那有點客氣(輕微的敬意)卻又不太客氣,真的只是帶了點「輕微」敬意的詞性,用不好只會徒遭誤解。

       以上是「OTAKU」一詞最原始的意義。然而在語言演化的過程裡,原本作為第二人稱的「OTAKU」在近二十餘年內,又產生了新的意義——成為用來指「專精於某種事物且其程度遠異於常人者」,或是「沈迷於自身嗜好的世界裡而拒絕(無法)與外界交流的人」的名詞。這兩者也是我們反而較為熟悉的,當作專有名詞的「OTAKU(御宅族)」。如果用英文的「 Mania」或「Freak」倒是對其意可以作一定程度的涵蓋,但是在中文裡面,目前並不存在完全或部份可對應的字詞。勉強地說,某些時候也許可以用「狂」字來說明,但如果將其字意裡所具有的文化特殊性,或直接說是日本興趣文化的特有生態考慮進去,拿中文既有的字彙似乎無法確切表達。

       所以雖然有在翻譯時,應該將其順應中文翻成一個專有名詞的意見,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將「OTAKU」直接以「御宅族」來表記,就像是「暴走族」或是「竹之子族」一樣,單純將其作為外來語處理也許比較好。

御宅族的分析②語源演變       
    專有名詞化的「OTAKU」開始被使用,就業界的定說,則與一九八二年放映,也是日本動畫表現里程碑之一的電視作品《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放映時期 1982.10~1983.6。全 36 話)有極大的關係。

 擔任這第一期《超時空要塞》角色設定的美樹本晴彥,以及機械設定的河森正治兩個人,乃是從慶應幼稚舍(慶應附小)一路讀上慶應大學的純種「慶應少爺」,較優渥的成長環境,也使得他們的遣詞用語比較有「公子哥兒們的教養」;原本就是SF迷的河森正治等人在《超時空要塞》尚未放映之前的七○年代末期,便已常出席在一些像是SF大會等SF迷的集會,在進入動畫業界之後也沒有缺席;這群由SF迷轉身成為創作者,而受到SF迷們注目的新生代作家,在其言談中(基於教養而習慣性地)對不甚熟識的人使用輕微敬稱「OTAKU」稱呼的行徑,引起同是SF迷的MANIA們仿效。

 不過這裡的「仿效」,與其說是出自崇拜,不如說是出自於一種機能上的結果。「OTAKU」這個不知對方姓名來歷的情況下,也能使用的輕微敬稱,對於著重於情報交換更勝於結交朋友的SF迷而言,是個極為方便的字眼。也就是說一直到一九八二年左右,「OTAKU」雖然在SF迷的圈內蔚為流行,但使用時所帶的含意,跟OTAKU(= おたく)原本具有的意義並沒有差別;用「OTAKU」是基於需要,然後帶著一點點貴族意識的用語(雖說「OTAKU」一詞也本來就具有上流階級的印象)。

 而河森等人較優渥的家境所帶來的教養,也很自然地反映在他們從企畫階段就參加的《超時空要塞》之中。最有名的代表性場面,則是放映於一九八二年末的第四話「鈴明美」裡,明美對一條所說的台詞:

 んー?おたく、そういう人だったの。
(嗯~?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呀…)

 在當時的動畫主角多是家境清貧不然就是用詞粗野的時代,這男女主角宛如大少爺大小姐般優雅地(?)互稱OTAKU的段落,被視為是個相當具有象徵性場面。伴隨著《超時空要塞》的大紅,許多動畫迷也開始學習裡面的角色OTAKU來OTAKU去;不過此時的「OTAKU」流行則包含了較濃厚的偶像崇拜成分,像是知道喜歡的歌手最近開始喝起英國茶,所以自己也開始喝一樣,一種對於自信品味的誇示,並多少有濫用的傾向。

 想當然耳地,這樣的景象看在兩三年前,自然地(或說是純粹地)在使用OTAKU一詞的老動畫迷眼裡,便非常不是滋味,也許是發自想與趕流行者劃清界線的心理,他們便停止互稱OTAKU,而以「OTAKU」稱呼這些(老人們看來)只是浮面追求流行的動畫迷,使所謂專有名詞的OTAKU成形——「あいつらオタクはさ~(說起他們那群OTAKU呀~)」等帶有貶抑意味的用法也就隨之出現。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專有名詞化的「OTAKU」在當初,其實是資深動畫迷(MANIA=真OTAKU?)稱呼其他較資淺或趕流行的動畫迷(FAN)時使用的「歧視用語」,發生時間也就是在《超時空要塞》的播放期間;而到一九八三年,評論家中森明夫在漫畫雜誌《漫畫ブリッコ》(1982~1985,セルフ出版)專欄發表的散文裡,將「不具有內涵的動畫/SF迷」稱呼為「OTAKU族(御宅族)」,這是「OTAKU族」首次以活字出現於媒體,而且是寓含著相當負面印象的登場;不過直到一九八九年,「OTAKU族」這個字才真正因為宮崎勤事件所激起的相關報導而廣為人知,在那之前的「OTAKU」,也一直只還是「知道的人知道」的「專門用語」。

 一九八九年驚動整個日本的連續誘拐殘殺女童事件,也就是通稱為「宮崎勤事件」的發生,使得原本只存在於水面下(有限的次文化圈內)的「OTAKU族」一詞,被日本媒體不懂裝懂地端上台面徹底使用。就如同台灣的「哈日族」、「同人誌」等單字在媒體上的誤用與亂用一般,當時的日本媒體也是如此;在圈內文章裡撿到一個新奇莫名,又好像蠻方便於將眼前的新事物分類用的字眼,雖然搞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為了顯示權威性與正當性——文章是確實地基於對於圈內文化的瞭解而撰寫的唷——於是就在半知半解之下拼命用、隨便用,加上自己的解釋用。「OTAKU」被這樣被拗成了「窩在家(お宅)裡的人」,而目前常可聽到的解釋之一:沈迷於自身嗜好的世界裡而拒絕(無法)與外界交流的人,便是在此時由於媒體的誤讀成立的;而這個解釋因為在當時乘著公眾電波傳播至日本全國,再加上宮崎勤事件本身的驚聳性所留下的深刻記憶,使得至今就算各現代語辭典都早已不如此解釋,仍然有不少的日人對於OTAKU只有著負面而扭曲的灰暗印象。

 到九○年代初期,自稱「OTAKING」的岡田斗司夫出現,在以製作人身份送出《オネミアスの翼~王立宇宙軍》、《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等動畫的同時,亦積極地於平面媒體上發表文章宣揚「是為文化新人種的OTAKU論」,其文章產量之大與論點的新穎,使得岡田所持的OTAKU論逐漸地滲透文化界(當然也有不認同的人)。岡田宣揚的「OTAKU」,是指「對於主流文化以外的次文化具高度關心,並擁有高度的情報收集與分析能力,站在文化發展最前線上的急先鋒」;而現行主要解釋「專精於某種事物且其程度遠異於常人者」便是從此變化收束而來。

 雖然到現在「OTAKU」仍然是個略帶負面印象的字眼,但由於九○年代的次文化發展與變遷,日本文化界也逐漸能夠較客觀地來看待與辯證「OTAKU」一詞所背負的歷史與現在。


御宅族的分析③進化論與既定論
這樣一個僅是在近年,產生於次文化消費者間的字眼——「OTAKU」所包含所指稱的,究竟又與從來被使用來指稱愛好者時,所使用的「Fan(迷/愛好者)」或是「Mania(狂/狂熱者)」或是「Collector(收藏者)」等字詞的意義有何不同?

 試著統整像是岡田斗司夫、宅八郎或是大塚英志等所謂OTAKU評論家與大眾文化評論者的意見,則大致可以得到兩種主要的見解。

 一種是由OTAKING岡田斗司夫為主要論述者的「進化論」觀點。認為「OTAKU」乃是由Fan「進化」成為Mania,然後再從Mania「進化」而來的。岡田亦曾在其著書《おたくの迷い道》(文藝春秋,1999)一開頭的章節「不是人人都能成為OTAKU的」裡,發表過這麼一段「一個Fan要成為OTAKU,是要在經濟上、時間上與知性上,付出天文學等級的投資方能成就」的論述。

 就岡田式的主張「OTAKU為文化人之終極進化型態」理論來思考OTAKU與Fan與Mania的關係,Fan只是單純地喜歡與熱中,在欣賞享受喜好裡確立感興趣的方向,於OTAKU進化論裡僅是個起點;之後若是基於熱愛,投入精神、時間與金錢收集相關產品、情報、消息與資料,通過被人稱為Mania的經過點,然後開始比較手上的情報,深究喜好對象的成立由來與背後的知識,進而開始延展出屬於自己的論點時,才算到達OTAKU的境界……。

 這樣的觀點跟著岡田斗司夫,以及庵野秀明等大阪藝大組於創作業界的奮鬥與成就,這樣的OTAKU論,宛如是針對八○年代末期因宮崎勤事件所引起,媒體撻伐OTAKU行動產生的反動一般,於九○年初期到中期迅速地傳播滲透。這也使得台灣甚至近年歐美動畫迷,對於「OTAKU」的認識,也都主要受到岡田的論述影響,造成(對於一般日本人來說)大家爭相互道(應該是貶抑語之)OTAKU的奇景。

 然而,如果各位有在大學修過研究方法或是論文寫作之類,目的是教你如何寫論文與作報告的課程,也許在閱讀上文的時候,便已經察覺岡田這種論法,其實跟在敘述論文寫作的方法論沒什麼兩樣——決定研究方向→收集情報與整理資料→確立論點;是的,岡田斗司夫的OTAKU論裡雖常把OTAKU講得像超人勇者現世神一樣,但說穿了,只不過是不同於一般人將娛樂僅僅作為娛樂,反將娛樂視為一種命題來做研究的族群。當然,要如此與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執著地走自己想走的路,的確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許是值得一點掌聲……不過要是搞到有神選民意識(笑),似乎就有些模糊焦點了。

 另一種見解,則是像大塚英志等論者所主張的,認為OTAKU與Mania或Fan的差別,是從各自對於興趣嗜好的取向而造成,並無所謂演化進化的問題。比起岡田的「進化論」,我個人也是比較傾向這種「既定論」的。

 講簡單點,就是說OTAKU從一開始就注定是OTAKU,從一開始,OTAKU就是用OTAKU的方法在接觸嗜好對象,Fan從一開始就是用Fan的方法在看嗜好對象。「OTAKU」可視為是「重視情報知識交換之研究派」,具有這樣的傾向者,也多分佈於用語本身所發源的SF與動畫領域,以及與SF直接間接相關的漫畫、電影、科學、機械、軍事、魔法等領域。


OTAKU      
SF/動漫畫/電影/同人/科學/機械/魔法
軍事/電視/無線機/電腦/相機/文學/網路
Mania       飛機/電車/船艦/鐵路/汽車/Cosplay/女裝
溫泉/拉麵/音樂/酒類/音響/占卜/格鬥技
Collector       古董/繪畫/玩具/樂器/唱片/人偶/球鞋
海報/地圖/槍械/郵票/香菸/名牌/標籤紙
      ※ Fan 則以存在於所有領域為前提

 「嗜好」或者是「興趣」的存在,基本上是一種產自於對快樂與悠閒,以及認同上的欲求;心醉於某種興趣嗜好到偏重研究與情報收集,基本上是頗背離休閒娛樂的基本目的「休息尋樂放鬆身心」之行為。順著直覺選擇休閒活動,並且積極地與他人交流的「Fan」,以及同樣是順應著自己本身的欲求,進而展開過度的蒐集(或是重複行為)所產生的「Mania」的存在,其實並不難理解。至於透過收集,累積該領域特殊的歷史論與演進論的「Collecter」,與其說是因直覺為慾望,他們則是更求取物質與精神(求知慾)上滿足的平衡。

 然而,在日本的次文化環境裡,某些較於他國而言異常蓬勃的領域,如動畫、漫畫、機械技術之類。面對這些領域的產物,想要收藏卻大多是量產,想要放鬆身心又其實蠻需要使用腦力;又因為其蓬勃的發展所帶來的大量情報、資訊與知識等等無形產物,成為一種作為「蒐集(研究)」的對象,於是便產生了一種異質的,與Fan與Mania與Collector皆有一線之隔的「OTAKU」。

 所以說,「OTAKU」並不特殊,只是喜好的對象與方法不同罷了。
比黑暗还要漆黑者,夜晚还要深沉者,在混沌之海中您伟大的存在,金色的黑暗之王啊,我在这里向您请愿,我在这里向您发誓,对于阻挡在我前方,所有的愚蠢之物,集合你我之力,赐与他们平等的毁灭吧。

TOP

转帖自  群星盡頭第二基地

                  http://cqd.blogspot.com/

比黑暗还要漆黑者,夜晚还要深沉者,在混沌之海中您伟大的存在,金色的黑暗之王啊,我在这里向您请愿,我在这里向您发誓,对于阻挡在我前方,所有的愚蠢之物,集合你我之力,赐与他们平等的毁灭吧。

TOP

回到顶部
Skin Designed Powered By Discuz! 6.0.0 © 2001-2007 Comsenz Inc.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冰点天空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