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谁说我不在乎》这部影片,似乎可以先从名字的变化上进入。最初的名字叫做《妈妈到了更年期》,听上去该是个中年人家庭危机的片子,再加上冯巩吕丽萍两位主要演员的幽默天分,我们不难体会出其中所含有的由艺术向市场趋近的意象。
一直尊重黄建新导演和他的电影,因为他是第五代中的个性代表,以《脸对脸背靠背》等具国际影响的艺术影片而赢得了声誉,他将创作目光投向当代社会,以鲜明的主体意识审视现实生活。尽管他此前一直延续着这样的风格,但适应不同的电影环境是每个导演的自我完善机制,相信黄导也不会固执的一成不变。
于是在影片通过后,我看到了电影的海报,片名已定为《谁说我不在乎》,一家三口神态各异,冯巩略带神经质的脸上,掩不住天生的谐噱。曾有将片名定为《中国病人》的提议,但过于刻板偏执而最终放弃。毕竟,一个好的电影有理由从片名开始就让更多的观众乐于亲近。
首映式那天气温很高,在电影院外聚集着很多观众,闷热中等待入场的人群很安静,一些人对着大幅海报轻声交谈着。我忽然被眼前这种气氛所感动,一股电影作为艺术的圣洁感油然而生,有一种清晨路过教堂时听到管风琴声的意境。
让这份感动引领着,进入了银幕中的世界,盼望着导演能带给我们一些不同以往的东西。之后,随着电影的推进,我一下被裹挟进了导演所讲述的世俗生活中。不错,这是一部有涉及家庭和中年人及更年期的电影。故事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的视线看开去,展示了一个进入更年期家庭中的是是非非。然而,这不是电影的全部,甚至不是电影的主体。引发故事的结婚证,不过是一个线索的开端,就象是一串珠子,一旦牵动绳头,就由此带出了诸多裉节。
更年期在这里更象是一个概念,一个理解导演语汇的提示,它提供给了故事一个表现的基点。那无疑是一个生理现象,能够对她的情绪发生一定的紊乱,只是随后发生的一切,却并不是用生理反应所能解释的。
这里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神经质,在他们的意识中一切都是易变而不可琢磨的。妻子对结婚证的执着,是出于对家庭的不稳定感,将各自的责任维系在那一张不知所踪似有似无的小纸片上;身为精神科专家的丈夫,自己也快被逼疯了,被同事怂恿着情急之下试图用药物去解决夫妻问题;谁又能保证那段吉凶未卜的婚外情就不是另一次豪赌;以为什么都懂其实都一知半解的孩子,本身还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同症状的患者各有其病因!一切都是充满变数的,笼罩着一层不安的气氛。同时,导演又在全片遍部充满情趣的包袱,用灵活的语调来舒缓这一切,既是对比也是对消极情绪的降解,在微笑中伤感,沉思。当叙事中断,那位芭蕾患者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和非意识支配的肢体动作下翩翩起舞时,我突然想起了章回小说中转承的诗歌,或者是交响乐的连接段。它引导和预示着故事的,以及人物的心理走向。
结尾时画面上冯巩与吕丽萍轻歌曼舞,这丝毫缓解不了淤积在观众心中的黯然,因为整部影片中无处不在、弥漫在每个人身上的神经质,让人无法释怀。而此时孩子的画外音响起:“生活似乎回到了从前……”,有谁知道会有多少新的故事在酝酿积攒,不由得让人惆怅暗生。
黄导是否在这里超越了过去无法评判,他的冷静没有被现实的琐碎埋没,在焦灼与释放的轮回中,触碰到了深藏的脆弱。以往的很多电影只要求情节,情节完整就可以了,最多只是碰触一下背后的真相。每个家庭都有情节,每个人身边都有真相,它能给我们的也不过就是一如既往的生活下去。
《谁说》延续了黄导在都市影片中严峻的批评精神和平静自如的幽默色彩。如果说变化,就是更加流畅,在更加轻松地语境中,对深刻进行解析,而不是拉长脸的谆谆教导。思考来自于内心触动,而非表象,以适应观众口味的提高。这也许就是另一种更加清醒的转型,是理念上的整合。而导演在这里兼收并蓄,为芸芸大众描摹出一幅影像长卷,这除了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技法,导演又一次告诉我们,还需要理性甚至稚童的谐趣,并将之熔铸一体。抛开影片中少许缺憾,比如两处罗拉痕迹的动画,以及女孩换装展示的突兀,《谁说我不在乎》让人感触,让人语涩,但说到底导演是想让人笑,在你追问并参透这一干真相之后,开心的笑。
老帖子了
不知道还会被人家抄
哈哈
欢迎光临 冰点论坛 - 青岛二中主题社区 (http://icebbs.net/)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