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唐朝著名书法家。
一个字为“清臣”的男子,世代书香之家。据推,是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93代子孙。
如果你真的相信跨越时空的爱恋,桔子或许是一个多情的女子。诗才只爱杜子美,文采只爱韩退之,画工只爱吴道子,行事之道只爱陶渊明,风流唯爱苏东坡,论书法,我的心中恐怕只有颜真卿一人。
小时候习过字,不过是家人熏陶,过蒙厚望。颜体字成为最早接触的字体。当时理解并不深刻,如今看来,外公让我习颜体字,自有他的深意。
颜真卿的字,传说是最早拜师楮遂良。楮遂良,其人不屑桔子多说,四大楷书名家之一。而颜真卿的字以行书见长,那么,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代“草圣”——张旭。
桔子记忆,书上最多的说法是颜真卿曾两次拜张旭为师。张旭传笔法给颜真卿时,曾说:“书只求能,且攻真草。”可是,桔子始终没有得到草书的精要,自不能体会个中真谛。然而,有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中国书法,是中国字的艺术,若以汉字为中心,则楷书偏离最小,而草书偏离最大,行书居中。颜真卿既得楷草双重精要,可想其字可放可收,行云流水,得心应手。
颜真卿,祖籍山东临沂,生于陕西西安。然而,杨国忠等朝中妄臣,由于排斥颜真卿刚正不阿的品格,将颜真卿排挤出朝廷,任平原太守。
颜真卿当时隶属于安禄山手下。外表憨厚老实的颜真卿,在赴任不久便发现了安禄山的谋反意图。于是暗中集粮挖濠,以备战需。安禄山果真被其蒙蔽,疏于防范。于是,颜真卿成为安禄山叛乱过程中安禄山最大的障碍。安禄山叛乱不久,颜真卿的军队便由3000人瞬间变为10万人。这当中有河北一带十七郡的支持。颜真卿被推为盟主——当然,并非武侠中的武林盟主之类。
后来,其兄颜杲卿,其侄季明参加了战争,并且双双战死。这一打击使颜真卿的书法达到了最高峰。
早期,颜真卿的书法以其整洁见长,由于他吃墨很重,笔笔刚劲浑厚。并且,他的笔划极具特色,横轻竖重,明显可见。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带圆。逆行起笔,使字更显圆润。竖笔尤为突出。且,竖笔向中略圆,刚中带柔富有弹性。
然而,兄侄双死的打击,给了颜真卿极大的冲击。他曾到战场上寻觅过侄子季明的尸体,然而除了一个血肉模糊的头颅外,别无所获。颜真卿对于季明的感情,决不亚于韩愈对其侄十二郎的深情。当颜真卿悲愤万分之时,提笔写了许多文稿,最有名的当数《祭侄季明文》。文中颜真卿几乎一反常态,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满纸的涂改之迹却真实的表现着这铮铮男儿的性情。其中多处甚至被涂去3次之多,墨墨相覆,似乎能看到颜真卿当时洒泪挥笔的情形。而此祭文,也成了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后的中国第二行书!
前几天与一个中国书法协会的老师促膝长谈了一番。他说,书法,是不如绘画变化多样的。它的运笔极具规律,所以事实上人们的字经过一番训练后——或说刻意模仿后,可以达到相同的字形字体。之所以有高低之分,便是书法者是否能将感情注入笔尖,那样,行笔自然有神,变化自然多而不显做作。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正是由于注入了颜真卿的全部感情一挥而就,才受到如此好评。我不知道你们怎样,当我看到那篇祭文时,首先被感动的不是他的内容语言,而是字中透露出的悲怆之感。
这样的刚正又具感情的男儿,桔子如何能不爱呢?您又如何不爱呢?
然而,说天妒英才也好,说世道太差也罢。社会容不下这样刚正的种子,无论古今,总有一派小人当政作祟。由于颜真卿生性笃实憨直,敢于忠言进谏,遭到德宗时得势大臣虞杞的妒忌。虞杞故意奏请,命颜真卿劝降李希烈的叛乱。李希烈不断威逼颜真卿,颜真卿不但不从,反而斥责李希烈,言辞犀利,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