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转帖]

土卫十七 2003-12-12 23:39

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转帖]

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http://xys.3322.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3/zhongxueyuwen.txt 

  作者:京城孤魂

  在新版的中学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一篇极为煽情的文章,为此在语文教
学网络上充满了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经验和心得,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文章中科马
洛夫的爱国和科学精神。同学们年轻的心灵也深深地被科马洛夫地伟大情怀所感
动。然而,却没人知道这篇文章是三流地摊文人所编造、彻头彻尾凭空捏造、毫
无科学根据的大谎言!

  一、        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

  为分析起见,特把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五册课本中的有关章节和教学要求转
引如下:

  中学语文>>大纲与教材>>初中教材>>初五册读本>>

  31 悲壮的两小时

  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人民永远怀念你,广袤的太空永远记住你!

  ①选自《读者》1995年第2期。有删改。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1967年8月23日一个人驾驶“联
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天一宿的太空飞行之后,圆满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

  此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科马洛夫的母亲、妻子、
女儿和几千名各界人士,也都在飞船着陆基地等待迎接这位航天勇士。但是当宇
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突然发现无
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

  面对这一突发的恶性事故,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焦灼异常,他们采取了
一切可能的救助措施,想帮助他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

  地面指挥中心马上向中央请示,中央领导研究后,同意向全国公民公布实况。
当时最著名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
障,不能减速,两个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
夫殉难。

  举国上下都被这个消息震撼了,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的亿万颗心,无不焦虑
地关注着科马洛夫,关注着他的亲人。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更是珍视这剩下的两
个小时,他们把科马洛夫的亲人请到指挥台,让他们在最后的两小时里和屏幕中
的科马洛夫在一起。指挥中心首长与科马洛夫通话:“科马洛夫同志,看见你的
亲人了吗?请和他们讲话。”科马洛夫看见了老母,看见了妻子、女儿,他显得
很激动,但他还是控制住自己说:“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
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报告,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和科马洛夫通话的首长激
动得热泪盈眶,他哽咽着说:“谢谢你,录音已经准备好了,请讲吧。”科马洛
夫点点头开始了急促坦然的讲述。因为他讲述的内容关系到国家机密,指挥中心
暂时关掉了电视直播的录音传递。全国电视观众只能通过屏幕观看他无声的形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科马洛夫的生命也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包括苏联最
高领导人在内的亿万人的心,不由得加剧了跳动。人们的紧张情绪,已经超过了
当年希特勒进攻苏联时的程度。而被举国关注的科马洛夫,却目光泰然,就像坐
在办公室里正常工作一样,神色是那样认真,态度是那样从容。汇报整整用了70
分钟。科马洛夫汇报完了,打开声音开关,国家领导人第一个接过话筒,他很想
讲得快点,好节约时间留给亲属,可他嗓子里仿佛塞着一团东西,怎么也讲不快。
他说:“尊敬的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同志,我代表最高苏维埃向你宣布——你
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人民永远怀念你,广袤的太空永远记住你!你是人
民的骄傲!科马洛夫同志,你还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我会帮你解决的。”

  科马洛夫眼含热泪:“谢谢!谢谢最高苏维埃授予我这个光荣称号!我是一名
宇航员,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领导人还能说什么,他把话筒默默地递给科马洛夫的老母亲。世上最残酷的
事情莫过于母亲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死掉。此时科马洛夫满头白发的母亲心像刀
扎似的疼痛:“儿子,我的儿子,你……”她有太多的话要说,却不知先说什么
好。科马洛夫脸上露出了笑容:“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非常清楚,每一根
白发都能看清,您能看清我吗?”

  “能。看得很清,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此时泪水已经把她
的双眼蒙住了。老太太把话筒交给儿媳妇——科马洛夫的妻子。科马洛夫给妻子
送了一个调皮而又深情的飞吻。妻子抱着话筒刚说:“亲爱的,我好想你!”就
泪如雨下,再也说不出话来。

  科马洛夫也很动情,他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脱下宇航服,又拿出一支金笔
对妻子说:“亲爱的,这支金笔随我飞入太空,是我珍贵的东西,我用宇航服把
它包好,待会儿的大爆炸,不会对它造成损伤的。请你把它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
我想我不会下地狱,我会在天堂里祝你们幸福。”如泣如诉的语调,饱含了科马
洛夫对妻子的爱,对生活的爱,屏幕前的人全落泪了。

  科马洛夫的女儿接过话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已泣不成声。看到12
岁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骤然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你不要哭。”“我不
哭,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只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
的!”

  坚强的科马洛夫这时禁不住落泪了:“好孩子,记住这一天,以后每年的这
个日子,到坟前献一朵花,和爸爸谈谈学习情况。好女儿,爸爸就要走了,告诉
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

  “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

  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你真好,可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
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
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
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科马洛夫讲到这里,看了看表还有7分钟。他毅然和女儿挥挥手,面向全国
的电视观众:“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再见了!”

  科马洛夫这时太激动了:“谢谢啦!全国全世界的同胞们,我也爱你们!正因
为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爱,上帝才这样爱我,让我从千万里的高空飞向大地,在火
与光的歌声里获得新生。同胞们,请与我一起喊——人民万岁!科学万岁!”

  科马洛夫向人们亲切地挥着手:“我已经看见大地了,大地很美。如果上帝
让我转世投胎,我还要当宇航员,我和女儿一起重上太空。因为太空很有意思,
很好玩。真的,太空很好玩……”轰隆——一声爆炸,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
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哀悼……

  想一想·查一查

  一  

  本文原来的标题是“宇航员之死”,这里改为“悲壮的两小时”。改得好不
好?为什么?
  二  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句子后的问题。
  1?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殉难。
  (“目睹”能否换成“看见”?“殉难”能否换成“牺牲”?为什么?)
  2?科马洛夫开始了急促坦然的讲述。
  (“急促”和“坦然”连用是否矛盾?)
  3?而被举国关注的科马洛夫,却目光泰然,就像坐在办公室里正常工作一
样,神色是那样认真,态度是那样从容。汇报整整用了70分钟。(“泰然”能不
能换成“坦然”?为什么?)
  三  掌握下列词语。
  焦灼  广袤  骤然  如泣如诉
  (以上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www.pep.com.cn/index.htm)

  二、        荒谬的编造

  恐怕初读《悲》文的读者,都会被科马洛夫的精神所感动吧!然而,笔者经
过查阅权威文献和记录,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弥天大谎!根据多方资料验证,事
实是:

  1、        

  前苏联的“联盟1号”宇宙飞船由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驾驶,是在
莫斯科时间1967年4月23日凌晨3:35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的。而此文中竟然说
是1967年8月23日升空,可见文章作者连这一最简单的数据都没法搞明白,其文章
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少明眼人一看便知。

  2、        

  也许作者可以辩解说日期是小小的笔误。那么作者胡编的电视现场转播则是
无可抵赖的瞎说了:

  a)        
  这次联盟一号的飞行是冷战期间前苏联为了与美国竞争登月项目而进行的绝
密行动,将要实验人类第一次飞船太空对接,为登月舱的返回对接进行初步探索。
为保证苏联在太空的领先地位,这一行动的内情在当时实行了绝对保密。如此保
密的行动怎么可能电视直播呢?

  b)        
  科马洛夫是4月24日早6时24分遇难的,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访问的勃列日涅
夫是在24日中午通过国防部长乌斯基诺夫的报告得知这一消息的。而塔斯社是在
当天14:00向世界发出这一坠毁事件的报道的。可见绝无什么现场直播之说!

  c)        
  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返回地球是突发事件,一系列的机械和仪表故障导致
苏联不得不放弃了太空对接计划,而命令科马洛夫提前返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的冷战年代,谁会傻到把自己的航天故障通过直播暴露在敌手面前呢?就算苏
联人不考虑面子,但航天行动中的技术保密原则是万万不能松口的。也只有《悲》
文作者这样无知的人才能编造出如此荒谬的、不堪入目的谎话。

  3、        

  《悲》文中提到当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科马洛夫发现降落伞打不开之后,飞
船还要飞两个小时。这更加暴露了作者是一个拙劣的骗子和科盲!稍具科学常识
的人都知道,宇宙飞船绕地飞行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第一宇宙速度(V1),即航
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照力学理论可以
计算出V1=7.9千米/秒。尽管当飞船返回大气层的速度要低于第一宇宙速度,
但其时速仍在每秒7000米左右,也就是说每小时两万多公里。就是如此高的速度
与空气摩擦造成了飞船表面的高温燃烧现象。飞船进入大气层大约在100公里高
度上,一般降落到距地面10公里高处时打开降落伞。这期间虽然飞船要飞行上千
公里,但在高速飞船上,这段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分钟。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也不
过十几分钟的时间。而按照《悲》文作者的话,进入大气层后,科马洛夫还要飞
两个小时直接是不可思议地信口雌黄。这两小时足够科马洛夫再围着地球飞一圈
还有余!

  4、        
  作者还可以狡辩说,科马洛夫是在轨道上就发现降落伞无法打开了。可是,
你要科马洛夫在轨道上就打开降落伞吗?简直荒唐透顶啊!就算你预演着陆发现
操纵降落伞的系统有问题,不到最后实际打开降落伞时,谁也无法断定降落伞是
否真的无法打开。就在一切还在未定之天时,就谈论什么“苏联英雄”不是太可
笑了吗?这还不能证明《悲》文是一派胡言吗?

  5、        
  《悲》文还胡说什么科马洛夫向领导的汇报持续了70分钟。实际上,飞船与
地面的联系是收地面接收站控制范围限制的。在这70分钟里,大部分时间飞船是
不在地面接收范围之内的,那时根本无法进行什么作者所捏造的70分钟“汇报”。
例如,1997年2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发生火灾时正飞行在中非上空,与地面
没有无线电联系。空间站几乎要绕地球飞行整整一圈后,机组人员才能通过位于
瓦洛普斯岛的美国宇航局地面站把这一情况传送到俄罗斯的和平号控制中心。这
还是30年后美苏联合进行的“和平号空间站”项目。由此可以想象60年代苏联单
独进行的“联盟”飞行怎么可能连续通讯70分钟呢?更不要说后面还有那极其煽
情的“家人会面”呢!

  6、        
  科马洛夫在《悲》文中的语言也编的愚不可及。表现其“壮烈”的英雄语言
暂且不说。就说他嘱咐女儿好好学习的那段“小数点”的话也是痴人说梦。像航
天器这样的高科技产物,经历了无数精英头脑的缜密设计和实验,任何数据不知
要计算多少遍,才能发射上天。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故障,决不是短时间之内就
能查出原因的。今年2月1日解体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经过美国“哥
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独立调查小组数月的紧张调查,才在8月26日公布了关
于航天飞机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而前苏联竟然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搞清
了“联盟一号”故障的原因,而且公布于众,真是“神”啊!不过真正“神”的
应该是《悲》文的作者,该去医院查查他的“神经”了。

  三、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前苏联“联盟1号”宇宙飞船由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驾驶,在莫斯
科时间4月23日凌晨3:35由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科马洛夫是苏联第一个第二次
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按计划,他在飞行一天之后将在轨道上与随后发射
的“联盟2号”会合并实行人类第一次空间对接和太空行走。2号飞船上的2名宇
航员将进行太空行走进入1号飞船,为登月进行先期实验。

  成功进入轨道后,“联盟1号”接连发生故障,先是左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打
开,使得飞船只能用一半电力来操作仪表;通讯系统只有备用的可以使用。进入
轨道第5圈时,飞船的离子感应器失灵,无法进行定位。科马洛夫改用手动控制
也无效。从第7圈到第13圈,筋疲力尽的科马洛夫睡眠休息,与地面停止了联系。

  回复联系后,地面指令科马洛夫提前返回地球,在第17圈时启动返回推进器,
“联盟2号”的发射也取消了。返回地球的第一次尝试使用离子定位法,没有成
功。后来,科马洛夫利用人工月球定位法,成功引导飞船进入了返回轨道。(三
年后,美国“阿波罗13”飞船碰到故障,也是采用此法定位返回地球的。三位美
国宇航员死里逃生。)

  “联盟1号”降落到距地面10公里处,科马洛夫放出了拖拉伞,但是由于飞
船失控造成的旋转使得主减速伞绳被缠在一起,无法打开。科马洛夫又释放了备
用伞,也未奏效。4月24日6时24分,“联盟1号”返回舱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
撞向地面,推进器燃料燃起大火,科马洛夫成为世界第一个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
中丧生的宇航员。

  当时空军现场指挥官报告说需要急救措施,然后就掐断了通讯联系。国防部
长乌斯基诺夫在上午11时左右接到负责航天事务的卡曼宁将军的报告,说科马洛
夫已经遇难。中午12点,乌斯基诺夫向正在捷克斯洛伐克访问的最高苏维埃主席
勃列日涅夫报告了这一消息。塔斯社在当天14:00向世界报道了这次不幸事故。
科马洛夫被隆重地安葬在克里穆林宫红墙。

  四、值得深思

  《悲》文的编造出笼并无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之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文坛,
用身体写作都不是什么新闻了。编一点哗众取宠的花边新闻换点银子算不得什么
大错。而应引起注意的是这篇荒谬不堪的文章出笼后竟然得到各界的欢迎,被广
泛的作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典型范例大加引用。数学教师用此文来
教育学生注意“小数点”的作用。道德教授用此来启发学生的道德观。甚至有人
把它作为新闻开放的例子来强调前苏联的开明程度!连“凤凰卫视”也不甘人后,
一位清谈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对科马洛夫“临终托妻另嫁”的“壮举”赞叹不
已。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的“南方周末”也登载过此文的克隆版。最后,竟然登
上培养我国下一代的语文教材!呜呼哀哉呀!

  那些用身体感受写作的什么“宝贝”、“乌鸦”以及最近风靡网坛的木某人
的“床战流水帐”至少还有那么点“身体感受”,虽有一些露“肉”,至少还算
有那么点根据。而这篇“满纸荒唐言”的《悲》文则是连“宝贝”、“乌鸦”都
不如的无耻捏造。如此文字能进教材,我们的孩子要被蒙骗到什么地步啊?我们
的教育为什么要这么偏重华而不实的谎言呢?难道真实的“爱国主义”、“英雄
主义”在中国已经没有了?非要去找一个瞎编乱造的“洋”英雄来塑造我们纯真
的下一代?

  《悲》文中的那些科盲的语言在稍有科学常识的人眼里是毫无市场的。为什
么仍可以在颇具知识水准的我国人群中流传如此之广呢?这实际上反映的是长期
以来相当一部分人是“宁要好听的谎言,不要难听的实话”。此类思维已成潮流,
且愈演愈烈。君不见经济指标一上再上,亏损企业一多再多;反腐倡廉一讲再讲,
贪官污吏越抓越多。长此以往,吾辈休矣。但不要再谬种流传,传染下一代啦!

  我相信编撰我国中学教材的“大师”们都是“饱学之士”。希望这次选入这
篇“下三流”的文章只是一时之误,而不是一贯如此。如若不然,我不敢想象会
教育出什么样的下一代来!求你们了,饶过孩子们吧。

小康 2003-12-30 23:02

中国的教育
实在不敢恭维!

team_king55 2004-1-15 22:57

呵呵,一篇文章而已......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r200001 2004-2-2 13:04

老掉牙的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饶过孩子们吧——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转帖]